黃嘉恩跳出商界到生產力局擔任首席人才總監,其中一原因是為壯大本地創科人才庫出一分力。
才不可漏眼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人才總監黃嘉恩
2025-08-10
程德智四十三年前成立幼聯,推廣以非形式化教育活動,發掘及培養兒童及青少年的多元智能
繼續點亮孩子 幼聯創辦人兼總幹事 程德智
2025-08-03
為專注義務工作, 邱秀娟不做長工,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到「義字閒遊」助有需要的人。
最緊要好玩 義工組織「義字閒遊」創辦人邱秀娟
2025-07-27
電影夢仍在燒 香港電影發展局委員陳羅超
2025-07-20
作為單親爸爸,柳冕說生活上難免有壓力,但更難的關都跨過,其他的困難自可以克服。
軀殼以外的自由 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主席柳冕
2025-07-13
何善揮創業初期,裝修要親力親為,設備也很「山寨」,如今攀石場生意已上軌道,場內亦留下很多攀石運動員的腳印。
攀越人生 前香港攀石代表隊運動員 何善揮
2025-07-06
二○一二年,黎穎詩成立香港首個社區故事平台「城市日記」,記錄城市中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
為城市寫日記 香港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理事會主席 黎穎詩
2025-06-29
鴨靈號沒有花巧裝修,沒有冷氣,因為鄧添穩希望盡量保持原貌,讓香港人和遊客認識香港 歷史。
漂流的香港情懷 「鴨靈號」船主 鄧添穩
2025-06-22
黃平山是運動發燒友,其中一項喜好是騎單車。
運動科學倡導者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會長黃平山醫生
2025-06-15
因為家在香港,推動Ella想在這個城市創業。
60仍很年輕 前政府新聞秘書 余淑娟
2025-06-08
現時擔任澳門足球代表隊主教練的郭嘉諾,是少數能夠衝出香港發展的土炮教練。
「香港高普」濠江足夢 澳門足球代表隊主教練郭嘉諾
2025-06-01
田芳沒有宗教信仰,她尊重不同人對生死的理解。「我認為每個人都需要解答這一問題,而最不可取的是將自己的答案強加於他人。」
生死兩相安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名譽講師 田芳
2025-05-25
李偉鵬投身測量工作三十年,十多年前已使用無人機做土地測量,是業界的先驅。
科技與群眾力量 土地測量師李偉鵬
2025-05-18
馮康自中學階段已熱愛音樂,他是樂樂國樂團主席,負責演奏二胡。
滿足來自參與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馮康
2025-05-11
自七十年代開始致力舞蹈表演、編導及統籌近一百多齣舞蹈作品。
心動不如舞動 香港第一代編舞家錢秀蓮
2025-05-04
張駿豪過去總是希望別人認同自己的成就,但病後他不再追求這些外在肯定,音樂創作也從密集的「放煙花」式,轉向注重空間與沉默的美感。
及時行樂而樂 肺癌患者、爵士結他手及作曲家 張駿豪
2025-04-27
骨科醫生唐頴思自小喜愛與人溝通,更喜歡認識不同文化,閒時便出外旅遊。她自豪地說曾踏足六十多國,佔全世界國家三分之一。
醫到去世界邊端 2020年香港人道年獎得主 唐頴思醫生
2025-04-20
孫欣偉在中國男籃的頂級聯賽CBA打滾逾十年,去年毅然南下擔任香港金牛籃球隊總經理。
奮進吧 ! 香港籃球 香港金牛籃球隊總經理 孫欣偉
2025-04-13
譚健樂不僅希望讓區外人了解自己的社區,亦要為居民和弱勢社群謀求就業機會,讓這個他珍愛的地方變得更好。
從深水埗出發 香港街坊帶路共同創辦人譚健樂
2025-04-06
歷斯是地道的「香港仔」,與街坊十分熟落。
勤力的「香港仔」 香港巴基斯坦協會前主席艾歷斯
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