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探大腸癌|炎症性腸病 具患癌風險 非入侵性檢查或有助篩檢
更新時間:08:00 2024-03-19
發佈時間:08:00 2024-03-19

患上腸胃炎,只要向醫生求診後悉心處理,大多可以藥到病除。不過如果患上的是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卻是需要長期跟進的慢性疾病,處理不當甚至會引起各種嚴重的併發症,亦會增加患上大腸瘜肉及大腸癌的風險。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周志榮表示,因此部分病情較為嚴重的炎症性腸病患者,需要定期監察他們患癌的風險,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而非入侵性的腸道檢查方法,或有助不適合進行或拒絕進行腸鏡檢查的炎症性腸病病人,減低他們的風險。

每年三月是「世界腸癌關注月」,大腸癌作為本港頭兩位癌症殺手,非常值得關注,尤其是過去十年間,大腸癌的新增個案急升了百分之二十七。
每年三月是「世界腸癌關注月」,大腸癌作為本港頭兩位癌症殺手,非常值得關注,尤其是過去十年間,大腸癌的新增個案急升了百分之二十七。

炎症性腸病主要可分為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和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兩大類,兩者均屬於自體免疫性疾病,周醫生指出,克隆氏症可以影響整個消化道的任何部分,由口腔開始直至肛門都有機會發病,而潰瘍性結腸炎只局限於結腸部分。「除了影響的位置有所不同,影響的深度也各有差異,潰瘍性結腸炎一般只會在腸道的黏膜層出現,但克隆氏症卻可以影響到腸道內每一層。病人通常會有大便帶血、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時可能會出現發燒、疲倦、貧血、氣促、頭暈等症狀;除了腸道症狀,炎症性腸病患者也可能有腸道外症狀影響如皮膚、眼睛及關節等部位,醫生會因應病人個別情況一併處理。最嚴重的克隆氏症患者可能因小腸病情影響吸收營養能力而導致體重下降,部分患者亦可能出現膿瘍(abscess)和肛門廔管(anal fistula)等情況。至於最嚴重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則有機會併發毒性巨結腸症,可能需進行腸道切除手術,加上兩者首次發病年齡通常較為年輕,主要是十五至三十歲之間,患病後更有機會跟足一世,及早接受合適治療尤為重要。」


炎症性腸病患者罹癌風險較高

雖然炎症性腸病屬於慢性疾病,病人情況有機會較反覆,一般需長期用藥物控制病情,但周醫生說隨着醫療科技進步,近年治療炎症性腸病的藥物已比以往有較多的選擇,無論在種類及效用上均有顯著改善,「治療炎症性腸病,第一步是緩解引導(remission induction),換句話說是要抑制症狀令病人狀態變得平穩或輕微,然後下一步是緩解維持(remission maintenance)。醫生因應病情會選用不同的藥物作單一或組合治療。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免疫系統調節劑及較新的藥物如生物製劑及Janus激酶抑制劑等皆是現時常用的藥物。」

生物製劑的出現,令治療炎症性腸病的藥物種類及效用均有明顯改善。
生物製劑的出現,令治療炎症性腸病的藥物種類及效用均有明顯改善。

另外一樣令人擔憂的,是炎症性腸病患者患上大腸瘜肉及大腸癌的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周醫生指出:「無論是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症的病人,若其病情有涉及大範圍的結腸部分,隨着時間,整體患結腸癌風險會較一般人高。炎症的程度、受病情影響結腸的範圍、越年輕的發病年紀、患病超過八年或以上等都是風險因素。若炎症性腸病患者同時患有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其大腸癌風險更會再高數倍。根據醫學指引,針對高風險的病人需要進行腸鏡監察,以檢視是否有瘜肉出現甚至出現癌變。但若要長時間定期去進行腸鏡,始終有入侵性和風險,部分病人也許會有所卻步。近年亞洲地區有不少研究,均指出檢驗大便中的M3細菌基因,會較傳統隱血測試有更高的敏感度,以此非入侵方式作為大腸瘜肉及大腸癌篩檢工具,再根據結果判斷是否還需要進行腸鏡檢查,能更有效找出高風險的患者,盡快讓他們接受治療。這類非入侵方檢測或對炎症性腸病患者也可能適用,但需要更多未來的醫學研究去證明。」

患上炎症性腸病,病人通常會有腹痛等症狀。
患上炎症性腸病,病人通常會有腹痛等症狀。


重整腸道微生態或有助病況

可惜直至今天,炎症性腸病的成因依然不明,令人難以預防。周醫生表示:「外國有研究數據指出,已發展國家患上炎症性腸病的比率,相比發展中國家為高,但到底風險因素是西式化的飲食習慣?還是加工食物中的添加劑?目前卻未有充份證據支持。雖然有醫學發現指出,父母如果罹患該病,子女患上的風險會較高。另外以同卵雙胞胎來說,若一方有克隆氏症,另一方同有此病的機率接近百分之五十;若一方有潰瘍性結腸炎,另一方同有此病的機率則為約百分之十五。可見一方面遺傳基因是炎症性腸病一個重要因素,但其他因素如生活環境及習慣等,也一定有相當的影響。至於那些具體的環境因素會影響發病,還需更多科學驗證才能找到答案,現階段對於此病仍未出現有效的預防措施。」

近年有不少醫學研究卻發現,炎症性腸病與腸道微生態存在微妙關係,「不同國家的專家也發表研究,指出患有炎症性腸病與沒有患上此症的人相比,腸道的代謝物組、微生物組及宏觀基因排列也存在差異,即使只針對患有炎症性腸病的人士,也發現嚴重及輕微的患者,兩者的腸道微生態各有不同。當然要應用於臨床治療上,梳理腸道微生態與此病的關連性,從而發展出特定益生菌配方,絕對值得科學家繼續研究,但一般人也能通過服用益生菌配方來逆轉及重整腸道微生態,相信對於炎症性腸病患者,服用相關配方令腸道內惡菌數量得以減少,配合健康的生活習慣,或有助於改善病情及降低大腸癌風險。」

已發展國家患上炎症性腸病的比率較高,但是否與西式化的飲食習慣有關,目前仍未有定論。
已發展國家患上炎症性腸病的比率較高,但是否與西式化的飲食習慣有關,目前仍未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