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友同我講,香港樓市、股市不斷下跌,睇嚟香港好快沉淪,我話唔會,有三個板塊正在冒起,令香港唔衰得。老友立刻話金融、物流、創科,老友唔知道,這三個板塊已經過時,不過仍未消失其效力,如果做得好,甚至可以老將回勇,而我所講的是另外三個板塊。
最近李嘉誠先生講醫療,並且認為香港應該發展醫療行業。其實,在醫護行業裏,設備還是其次,最重要是一個「德」字,沒有醫德,就算有醫療設備都係假,內地著名醫院的醫療設備不會差過香港,但每年來港睇病、驗身的內地人不計其數。我問過不少來港睇病的內地人,香港睇醫生咁貴,點解要落嚟香港睇?內地老友話,貴唔緊要,最緊要是貨銀兩訖,不用欠醫生人情,而且私穩度高,醫生有醫德,不會公開病人病歷,這點內地暫時未能做到,香港政府亦知道這個優點,所以準備設立第三間醫學院。
第二個板塊就是教育,亞洲排前十一最佳大學,香港有四間;全世界IB成績最好的一百間中學,香港有二十間。在香港讀書的內地學生超過五萬人,連同家人大約有十五萬,千祈唔好睇小這十五萬人,因為全部都是消費者,可以拉高香港GDP。如果情況可以持續,香港有機會成為亞洲教育之都,不過有得亦有失,香港學生就要面對非常大競爭,甚至要出國留學,將香港學位留給內地學生。而這個情況是否能夠持續,就取決於師資水平,事實上香港師資水平是世界前列,不少教授與老師具學者風範,而風範並不能速成,要長時間浸淫,亦不是用錢可以買到。如果教育產業繼續發展,不但有利香港,更加有利中國。
第三個板塊就是優質人口增長,在疫情這幾年,英國向香港開放BNO移民政策,只要合乎BNO資格可以移居英國,五年後申請移民,估計走了三十多萬人,就算香港每日有一百五十個單程證配額,但仍然不能彌補離開的人數目。況且,當時樓市有辣招,內地人在香港買樓要付百分之三十印花稅,咁苛刻條件,點會吸引內地人移居香港。
好彩政府都聽取民意,將辣招取消,接納優才、專才、投資移民,以及學生來港居住,人口才回復增長,樓價亦止跌回穩。
老實說,一個城市人口如果不斷減少,可以說是沒有前途,但如果只靠吸納不同國家的移民,最後會俾人同化。香港所吸納的絕大部分是中國人,而且是最優質的,新移民只會優化香港,問題是新來港人士是否能夠被原有香港人接受,我認為問題不大,因為在過去一百年,香港都是靠吸納內地人來壯大自己。有了這三個新板塊,香港唔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