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米都講智慧 | 陳以誠

農曆新年大魚大肉,各種美食汁多味濃,多油多鹽多糖,很易吸收太多營養,消化不良,也會引致過重、肥胖及新陳代謝綜合症,是時候回歸清淡,均衡簡單也可有營養。

米有豐富澱粉質(醣),消化後會產生糖份,特別對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士,食飯也要小心計算,但米本身不是糖、油和鹽的來源,反而「送飯」的餸和調味才是油鹽糖的大本營,必須控制。

不少人認為飯只係澱粉質或醣,不夠營養,所以食餸不吃飯,但在南方中國人、東南亞、印度,甚至日韓,吃飯是傳統,食飽很多億人,我們應該了解多一點米飯。

均衡飲食重要,肉類提供豐富蛋白質,但也有壞膽固醇和飽和脂肪,所以進食過多也不好。不同食物,特別牛奶、蛋、海鮮、果仁等,也較米飯更多機會致敏。米飯的營養又如何?

南方中國人以稻米為主食也不錯,但我們「嘴尖」注重飯香口感,九成九都吃白米飯,但磨碾白米時卻流失營養:

一顆完整米粒包含最外層的稻殼、糠層、胚芽及胚乳。將稻殼去除即為糙米;糠層也去除則為胚芽米;連胚芽也剃除則為白米。刪減越多,包括:纖維、蛋白質、維他命等的營養流失越多。

白米的蛋白質,雖然不多,但也不能忽視。

一碗白飯160公克,其中碳水化合物有60公克,蛋白質 也有7公克,糙米更有8公克。

白飯較其他飯類易消化。因缺少堅硬的外殼及米糠,不論咀嚼或是消化吸收,都更親民,白飯提供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身體運作仰賴碳水消化之後的葡萄糖。勞動和用腦的族群都很需要「醣」。

不吃白飯的話一定要替換成可以提供醣類的食物,例如:根部植物或以下幾種米:

糙米:糙米是米粒脫去外面的稻殼,保有米糠層、胚芽及胚乳,纖維質、維生素、礦物質優於白米。

五穀米:多種穀物混合而成的五穀米,纖維質及其營養價值更勝於糙米。

紫米:紫米是黑糯米,保有黑色的外皮,營養價值也贏過普通的白米;但糯米黏性,較難消化,不能過量食用。

紅藜麥:膳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更豐富,含更多胺基酸。若與白飯一同食用,能補足白飯缺乏的胺基酸。

胚芽米:僅保留胚芽及胚乳的胚芽米,纖維及營養會略少於糙米,但比白米較多。

總之越精緻的米營養越低,而白米是米類營養價值最少的。

如果糙米、紫米、紅黎麥或五穀米等混在白米一起,更能夠補充到各種營養,亦可照顧合適口感。

吃不同蔬果和蛋白質高的食物也很重要。重要的是均衡飲食,盡量新鮮,適當的少糖少油少鹽,以及乾淨,不要食物中毒,病從口入。

恭祝新年健康進步,有智慧進食,身心靈喜樂平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