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症治療方案 | 陳以誠

小動作或「慢性抽搐症」,Tics患者的面部、肩膀或其他部位肌肉反覆、不規則,突然非主動收縮引致抽搐小動作,有時是語音肌肉抽搐,或像是清嗓子、乾咳、咔嗒聲、吠叫,甚至像粗口發音,這病可分兩類:簡單(只影響不多於幾個肌肉群),或複雜(影響身體多個部位,多個肌肉群),嚴重複雜的稱為「妥瑞綜合症Tourette Syndrome(TS)」。

Tics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病人不是「抽筋」或腦癇,腦電圖(EEG)是正常的;可能會全天頻繁發生,也可能偶爾發生,在興奮、身體或社交壓力、焦慮和疲憊時增加。通常在6-17歲出現,最早可在兩歲開始。

35-90%患TS兒童也患有ADHD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研究發現「妥瑞(抽動穢語)綜合症」、ADHD和強逼症都有潛在的遺傳和神經系統起源,病發也可與環境因素有關,也可共同發生。

美國國家神經疾病和中風研究所報告稱,1%有Tics輕微小動作或慢性抽搐障礙,20萬美國人患有「妥瑞症(複雜抽動穢語症)」。抽動及穢語症狀可在青春期、成年期改善。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3到4倍。

ADHD可以和「妥瑞症」共同發生,但過度活躍不是產生Tics的原因。治療ADHD藥物(如methylphenidate)會增加Tics小動作抽搐嗎?研究表明,大多數同時患有抽搐和多動症的兒童,在服用興奮劑如methylphenidate時,抽搐的嚴重程度不會增加。其實部分早期「妥瑞症」和ADHD病徵相似,孩子接受methylphenidate作ADHD治療前,Tics都已經發生了。即ADHD及其治療藥物不是產生抽搐小動作的原因。為免家人疑慮,醫生也可能給有Tics和ADHD的病人其他藥,不用methylphenidate。

無論如何,若發現ADHD孩子出現Tics抽搐,請告訴醫生並一起分析,但不要因此停止治療ADHD藥物,因藥物治療真的使ADHD患者更有效地運作。醫生可以選擇興奮劑治療,但不會引起興奮,卻令病人安定又精神,提升專注,減少衝動的藥物,也有非興奮劑和非藥物治療,或心理輔助治療。

抽搐症治療方案有抽搐綜合行為干預,包括心理教育、放鬆技巧和識別誘因的治療方法。有效治療包括較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或「典型」抗精神病藥,Clonidine(一種高血壓藥)也可以用於輕度至中度小動作抽搐。

筆者醫治過很多抽搐症及TS病人,都沒甚麼副作用。

Tics可以是輕度及暫時的,或由壓力、近期疾病引起;但如果經歷持續抽搐,「妥瑞症」有多範圍的複雜徵狀,請讓醫生評估病情,找出適合藥物治療,及針對抽搐的心理行為治療。壓力會加劇小動作抽搐,因此幫患者有更好的休息和睡眠,並放鬆應對壓力、焦慮情緒,如祈禱、深呼吸、音樂及運動等,會有幫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