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時間:13:40 2025-07-04
發佈時間:13:40 2025-07-04
發佈時間:13:40 2025-07-04

近日本港社交平台熱傳一宗關於中環某知名酒吧的爭議事件。這家曾被列入「亞洲50大最佳酒吧」榜單的高級場地,竟因應對不同中文書寫方式的手法惹來批評,有港人質疑其「歧視本地客」。
有網民在社交平台 Threads 上分享其透過 WhatsApp 以繁體中文預約時,遭對方要求轉用英文:「Hi! Can you please write this message in English please. Thank you.(您好!請用英文發送訊息。謝謝。)」截圖曝光後掀起熱議。有網民更實測以簡體字聯絡該酒吧,結果不但獲即時回覆,更主動收到菜單和詳盡服務,待遇顯著不同。
繁體 vs 簡體——差別待遇?
分享經歷的事主強調,自己懂英文,但使用中文僅為方便與地道表達,質疑店家不接受繁體中文反而對簡體字客人更為「親切」是否屬於地域偏見。一些網民指出,香港作為多語文化城市,員工不熟悉繁體中文雖可理解,但拒絕溝通、甚至刪除相關社交留言的做法「令人失望」。
網民熱議:服務標準應一視同仁
事件引發廣泛討論,有人認為高端酒吧聘外籍員工本屬常態,客人應尊重店家語言政策。但更多人質疑這種只對特定文字表現出親切態度的做法不尊重本地文化:「繁體中文係香港大多數人日常書寫方式,點解要被拒於門外?」、「唔通識睇簡體,唔識睇繁體就合理?」
有網民更發現,批評言論在該酒吧 Instagram 上陸續「被消失」,認為店方「冷處理」只會引起更大公憤。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