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養生法 | 黃舜紅

中醫把肚臍稱為神闕,這是一個養生大穴,古人十分重視。闕是缺口、中央大門,指通神的大門,表面上通道看似從斷臍帶那刻封閉了,但仍可在此穴位上用藥,作為能量的補充。

醫師不會在此穴下針,多數只進行艾灸、隔薑、隔鹽灸,來治療一般由虛寒濕邪引起的腹痛、腹脹、肚瀉、婦女宮寒痛經。而剛結束的三伏天灸、我必定在病人的神闕穴貼上敷貼。透過藥力滲透皮膚,刺激穴位,起到扶正祛邪補虛之效。國學大師南懷瑾分享的養脾胃艾臍貼,是方便的懶人養生法,可自製或網上買。用法是取桂圓肉一顆、花椒六至七顆加上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時挑一點,小指甲面那麼大,放在肚臍裏,用醫用膠布封貼,起床時取出。有不少人用後肚瀉腹痛問題改善,睡眠也變好,因為肚臍可以吸收氣,滲透味,是良好的給藥途經入口。

古時小孩會穿肚兜遮蓋肚臍,不讓風寒之氣侵入;甚至近代奧運會,有些中國田徑選手避免在比賽中引起腸胃不適,會在肚臍位置貼上膠布。我也會建議平常易腸胃不適,肚子發涼的病人,除少食生冷難消化食物外,最好多穿一件貼身背心保暖,為肚臍加添一道保護屏障,不讓外邪入體。而長期把肚臍外露,等於中門大開,風寒邪氣沿肚臍入侵,使人着涼受寒,引發疾病。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