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醫藥│陳以誠

上兩期文章筆者已經提醒讀者,肥胖、不做運動有害健康,而安全步行以致運動,是改善健康及減肥的重要因素。健康生活方式一定包括適當運動。有不同性質的運動,總之係要做,那怕是公公婆婆,或者不良於行的,也可以坐着做運動。有恆常運動習慣,能夠積極改善身心健康質素,更有助預防及治療慢性疾病,例如:心臟病、血壓高、中風、糖尿病、肥胖、抑鬱、骨質疏鬆、癌症等。

有一個「運動是醫藥」的全球組織—Exercise Is Medicine(EIM) , 他們有EIM Global Center,「運動是醫藥全球中心」,筆者也代表香港醫學會參與這國際組織的香港中心,成立了顧問委員會,要鼓勵本地醫生和市民將運動當作處方(exercise prescription):要求醫生診症問病歷時要有清楚的「運動紀錄」。

若要成功落實這目標,診所每個病人記錄都要有「運動生命徵兆」— PAVS (Physical Activity Vital Sign), 醫護要例行地查問:

1. 病人每星期有多少天有積極運動?包括帶氧運動(如跑步、球類運動或急步行等)或不帶氧運動(如掌上壓、舉重等)。

2.每日有幾多分鐘做上述運動(甚麼運動和做多久)?調查發現若診所醫生能恆常的查問並記錄病人(包括老中青少或兒童)生活中的運動史,牌板有清楚的病人運動記錄(PAVS),這樣就更能成功幫助病人減肥,更成功控制糖尿病,減少藥量而改善糖化血色素(糖尿病控制的成功指標)。

年前,筆者創作了〈十隻青蛙〉鼓勵大家勤力運動,並享受運動,當年登上電視《兒歌金曲》榜首。

「十隻青蛙齊練好身體,常做運動求健康一世,享受陽光、清新空氣寶貴,肥鴨白鴿堅決學習到底……」

讀者在YouTube找陳以誠醫生再找〈十隻青蛙〉便看到全部歌詞和聽到歌曲。希望我們一起重視「運動是醫藥」,讓社會推行以運動作為醫療處方去預防疾病,以及減輕病情。這樣香港人不但是全世界最長壽命的冠軍,更是享有質素、快樂和健康的長壽。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