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大班西餅陷執笠危機 拖糧欠供強積金 多舖同時被追租︱封面故事

41年大班西餅陷執笠危機 拖糧欠供強積金 多舖同時被追租︱封面故事

更新時間:15:03 2025-04-16
發佈時間:15:03 2025-04-16

有四十一年歷史、憑首創「冰皮月餅」打響名堂的「大班」西餅,早前爆出拖糧及欠供強積金後,近日再傳出多間店舖同時被追租,令財困傳聞甚囂塵上,甚至惹人質疑已陷入執笠的危機。

本刊追查發現,過去一個多月有多間公司入稟向大班追租之外,二○二一年接手大班的新老闆與家族成員持有的私人物業,曾三度向財務公司申請加按。本刊亦曾到該集團廠房直擊最新運作情況,並獲知情人士揭露,公司自易主後疑經營不善,導致分店由大約二十八間減剩十七間。

「今日落大班買麵包,聽員工講,連續幾個月遲出糧,怕會執笠!」上周五有人在網上發出有關「大班」的帖文,引起熱議。

另一疑似知情人士也於早前在網上社交平台發帖文對「大班」連番質疑。「大班麵包接獲多封律師信,十一間分店交租未?供應商六個月的貨期幾時找數?維修部門七個月的維修費幾時找數?」令大班疑出現執笠危機。

該帖文發出約二十小時後,又有一人在社交平台發帖文稱「下午六時,如果夠一百個like,直接公開大班麵包來龍去脈」,更強調是「獨家猛料」、「保證員工不用開工」,該帖文發出不久即吸引數十人「派like」。可是及至下午,兩個爆料帖文突然消失。有網民則呼籲,持有餅券的顧客盡快使用,以免招至損失。

承認曾遲出糧

事實上,大班財困消息於三月已在市場瘋傳,當時有人在社交平台申訴,稱大班未發放今年二月薪金,且透露公司連續兩個月未有供強積金。積金局其後也確認,大班未有為約二百二十名員工繳交一月的強積金供款及附加費,涉及總金額為四十三萬元。

隨着事件持續發酵,大班市場部經理張寶雲在三月十四日回應,承認因內部操作出錯導致出糧「有少少延遲」。至於欠供強積金一事,她則解釋一月以支票郵遞形式向強積金受託公司「宏利」提交供款,但不知是寄失或傳遞過程中有誤,對方未有收到相關文件。她表示接獲通知後,隨即以入數方式向宏利交回一月和二月供款,並強調所有供款經已清繳。積金局及後也證實該公司已補交欠款,目前沒有拖欠強積金供款。

不過有知情人士透露,大班自從在二○二一年由創辦人郭氏家族易手給新老闆廖志強後,生意一直大不如前,「公司未買盤前生意非常好,舊老闆會在中秋節向員工派花紅,新年又會再派。可是新管理層接手這三年多,分店由大約二十八間減至十七間,執了接近一半,莫說分花紅,眼白白看着盤生意由盈轉虧,十分痛心。」

該知情人士繼續揭開新管理層上場後,公司內部的具體運作情況,「有人接手後,只顧想辦法將公司打入內地市場,甚至是找內地買家接手生意,新管理層這幾年都不停對外開拓人脈,尋找賣盤機會,公司內部運作只交給一名老臣子打理。」

該知情人士口中的老臣子,年屆七十,在大班做了三十多年,以往一直得不到舊老闆器重。「公司易主後有人水鬼升城王,做了新老闆的左右手,上位後更是飄飄然,將『做得嘢』的舊人全部換走,起用自己友。部門之間的工作安排更是混亂,例如市場部會同時管理生產部,會計部又可以管埋運作,協調公司各部門的運作,甚至制訂公司營運策略及業務需求等。」

知情人士還透露,今年一月有大班員工發現未有如期出糧,遂向相關部門了解,可是負責的管理層不但沒有加以解釋,還說:「公司遲出糧有甚麼問題?你們用自己積蓄頂住先。」

七間公司入稟追租

除了拖糧,近月也陸續出現欠租情況,知情人士續說:「踏入四月,超過十間門市有欠租情況,連新蒲崗的寫字樓、廠房及貨倉也聽聞有欠租,另外亦有不少供應商收不到貨款,有人更走上門追數。」知情人士表示,過往「凱施餅店」及意大利連鎖餅店「Crostini」臨執笠前,同樣出現拖糧、欠租及欠供強積金等先兆,「所以大班被傳陷入執笠危機,絕對有跡可尋。」本刊早前曾到大班的寫字樓及廠房了解,發現仍如常運作。

本刊展開追查,發現大班自二○二一年易手後,涉及約十宗民事訴訟案,大部分訴訟均在今年發生。其中在今年二月二十七日至三月二十七日短短一個月內,有七間公司入稟向大班追租,涉及總金額逾一百萬元。

另外,今年二月十四日,一間名為「福閣」的公司,向廖志強及其個人持有的「BioEra國際」公司入稟,涉及雙方簽訂的合約有關。根據資料顯示,「福閣」前身為「大班閣」,董事成員包括一名早年與大班創辦人郭鴻鈞一起創立大班母公司「鴻和」的董事,及兩名疑似是郭氏家族的女成員。另外郭鴻鈞二子、大班前營運總監郭士維則於今年一月加入「福閣」出任董事。

本刊繼續追查,又發現新老闆廖志強與家族成員於一九九九年,以一千五百三十萬元買入一個位於中半山世紀大廈的中層,面積約二千平方呎的單位。該單位現時市價約五千萬元,但業主卻多次向財務公司加按。

物業不時加按

根據資料顯示,二○一九年二月及八月短短半年間,該物業先後兩次向同一間財務公司申請一按及二按。相關貸款於二○二○年二月初清還,但在同一日,有人又將該物業再向同一間財務公司申請加按,在未清還按揭貸款下,有人於二○二四年十一月的同一日內,又把物業向之前做過按揭的財務公司申請二按,兼向第二間財務公司申請三按。按公開文件顯示,若三次按揭均按到盡的話,可套現大約二千三百萬元。

有資深財務顧問指出,「單位經已按了三次,其中兩次還在同一日內向兩間財仔加按,明顯申請人很等錢使。不過財仔利息很高,至少十幾廿厘,對等錢用的借款人來說,還款會有一定壓力。」

現時同時出任大班母公司「鴻和集團」及大班主席的廖志強,本身從事建築行業,一九八○年加入怡和集團工作十六年,之後亦先後成為怡和(中國)的董事,以及金門建築負責大中華地區和東南亞業務拓展的執行董事,曾參與內地不少工程,包括上海和平飯店的重修、天津水晶宮酒店,以及西安金花酒店工程管理等。

廖志強過往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離開怡和後,曾為多間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進行重組或併購工作,企業包括專做玻璃幕牆現為中國建築(0830)子公司的「遠東鋁質」,以及糧油食品「合興集團」(0047),該集團旗下品牌包括港式餅店「超群」。

積極幫大班「洗底」

至於二○二一年廖志強收購「大班」的原因,他曾提到二○一九年九月,大班因捲入政治風波,一夜之間失去內地市場,經濟損失巨大,加上緊接而來的疫情衝擊,令大班面臨重大危機。由於他有企業併購及重組經驗,代表大班的顧問公司找上他,希望他能幫助大班度過難關,廖志強經過兩年再三考慮,最終於二○二一年六月決定全盤收購,所有大班的原有股東,從此與集團沒有任何關係。

易主後的大班推行連串改革,將大班招牌改為「大班Tai Pan」,並將租約到期並續租,以及新租的分店優先裝修,中秋節月餅禮盒亦找專人重新設計。廖志強亦以大班主席身份經常參與支持政府及社會公益活動,積極幫「大班」洗底,籌備重回內地市場,沒料三年以來仍未成事,如今甚至陷入執笠危機。

本刊曾聯絡大班創辦人三子、即大班前董事及前業務拓展總監郭勇維,了解其家族與大班的官司糾紛,以及該公司疑陷財困情況,對方拒絕作出評論。本刊在截稿前曾到大班寫字樓了解財務狀況,惟職員以「負責人開緊會」為由拒絕回應,並要求記者離開。

大班於一九八九年推出全球首創的「冰皮月餅」廣受顧客歡迎,屢獲殊榮。
大班於一九八九年推出全球首創的「冰皮月餅」廣受顧客歡迎,屢獲殊榮。

首創冰皮月餅 屢獲殊榮

大班於一九八九年推出全球首創的「冰皮月餅」廣受顧客歡迎。據悉,當年投資生產線超過二千萬元。除了產品創新,推廣冰皮月餅的手法既落足噱頭又「揼本」。一九九六年更邀請身在北極拍攝節目的藝人羅嘉良及黃智賢,順便在當地幫冰皮月餅賣廣告引起熱議;二○○三及二○○四年贊助香港足球隊和來港的皇家馬德里及曼聯比賽;二○○六年買起全港九千多個泊車咪錶上賣廣告,成為全港首個咪錶廣告商。

冰皮月餅先後獲得多個本地及國際殊榮,包括連續十七年榮獲比利時「Monde Selection 世界精選」評選為最高榮譽「金獎優質食品」;連續七年榮獲「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鑒所」頒發兩星級「頂級美味獎章」;二○○六至二○二二年獲香港品牌發展局頒發「香港名牌」等。

舊東家疑因政治風波賣盤

「大班」已故創辦人郭鴻鈞早年在半島酒店當麵包西餅學徒,輾轉加入嘉頓集團及Delite西餅店,其後獲「超群西餅」老闆李曾超群賞識出任管理工作,引入自助式售賣麵包及預售西餅卡。

一九八四年郭與朋友合資在牛頭角淘大商場開設首間大班西餅,由於當時仍是殖民地年代,公司部門最高級者均稱為大班,郭認為「大班」代表高質及高級,加上他在超群擔任高層也有「大班郭」綽號,店舖因而命名。

八九年大班推出冰皮月餅後業務發展迅速,全盛時間有三十九間分店,連同中秋期間開設的臨時店,一度超過八十間,其後更在深圳、北京、上海等開設分店,並在淘寶、京東等國內電商平台銷售。二○○六年有「冰皮月餅之父」之稱的郭鴻鈞獲得世界華商投資基金會頒發「世界傑出華人獎」。

二○○九年郭鴻鈞罹患癌症離世後,大班由二子郭士維及原本做財經記者的幼子郭勇維接班,二人分別擔任營運總監及業務拓展總監。二○一九年黑暴期間,郭勇維因發表言論被內地網民狙擊,內地網購平台及銷售點迅速將大班產品下架,結果大班在政治風波及疫情雙重打擊下瀕臨結業,最終於二○二一年賣盤。

相關新聞﹕

大班西餅執笠危機|凱施餅店遭法庭清盤 Crostini突全線結業 餅店倒閉前亂象叢生

大班創辦人郭氏家族出售上水龍琛路地舖 1768萬成交 持貨逾10年虧損67%

傳大班麵包西餅欠薪  大班澄清 : 內部操作出錯

大班麵包西餅 | 積金局指欠供1月強積金 負責人 : 郵遞支票或寄失 已入數清繳

 

延伸閱讀﹕

獨家 凱施餅店負債10億瀕破產之謎

凱施餅店|廢棄工場曝光 用料設備藏驚喜 網民唏噓:都係靚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