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龍躉西湯 | 梁家權

在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之前一日,仍只是一號風球的傍晚,施施然走到灣仔街市,打算買幾條魚煲番茄豆腐魚湯,豈料八成檔口都收了檔,魚檔肉檔都熄了燈,聽說都被人搶購一空。很多人的心態總是這樣,寧可買多,遲來者如我便得個桔,唯有用家中僅有的食材。

家中雪櫃內的番茄和豆腐不能再留了,索性加點肉碎廚餘做個湯飯。取出番茄和豆腐,多手拉開冰櫃看看,赫然發現原來還有四包魚湯,才醒起是「師家菜」的新湯品,此時不喝,還待何時?那麼,番茄豆腐肉碎可以做回一道餸了。

以往這個品牌出很多中式龍躉燉湯,試過川芎白芷、花膠螺頭、地老鼠烏豆等藥材熬的花尾躉湯,但始終最喜歡仍是魚味最濃的鮮熬龍躉金湯。實不相瞞,比較信任香港製造,而且知道他們選用的花尾躉是本地唯一室內循環水所養殖,而魚苗全來自澳洲,還聲言熬湯時零添加,當然最重要是幾好味。早前知道它又有四款新湯品,即管找來試試,但放進冰櫃便一入侯門深似海,轉眼就忘了。實情雪櫃內還有不少被遺忘的食品,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天日!

這四款湯可以說是龍躉魚湯的突破,屬crossover西湯之作,看湯的名稱便明白了:忌廉椰菜花、意大利雜菜、青豆、牛肝菌周打,湯底當然是龍躉魚濃湯。有人問夾不夾?怎會不夾!魚湯並非中湯專利,西湯也有魚湯,在希臘的小島,就喝過廚師用大量雜魚與薯仔熬的魚湯,熬得幾近奶油色,與港式的家常滾魚湯無異,相當好飲。

「師家菜」這四種新配搭口味,在我最近十年來周遊列國多年都未曾碰見,或許正如本地的港式西餐舉世皆無一樣,它堪稱是港式龍躉西湯。不過,四款港式龍躉西湯跟不少正宗西湯一樣都頗濃稠,連味道都相當濃重,是唯一與中式湯水有別之處。逐點加熱水試味,發覺加五分一熱水味道便恰到好處。

有幾包即食靚湯「看門口」,何懼天有不測風雲!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