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劉健威和他兒子劉晉主理的「留家廚房」吃飯,每有驚喜。就像這晚飯局近尾聲,捧來的是一碟菜,看清楚是椰菜苗,而點綴在上的顯然是櫻花蝦(見圖),當然不全因為只取其粉紅的悅目顏色,還因為它有淡淡的蝦乾海味香氣。
椰菜苗有較強的草青味,本來用豬油炒,加點薑和乾蔥頭及適量的鹽,簡單炒出來便好吃了。吃過廚師以豬油渣炒,哈,更加好吃,當然感覺較油膩。
記得小時候炒椰菜、炒韭菜花、炒芥蘭,不會只拍一塊薑炒熟就算,媽媽必定加些豬腩肉或臘肉,或者把臘腸或鴨膶腸切片炒之,總之是有油份的東西。其實即是豬油,又的確好吃,從此成為日後炒菜的其中一道板斧。事實上,從前中菜館,街邊大牌檔,也是用有油份的食材,甚至直接用豬油渣,將菜炒得惹味起來。
近年越來越多食肆以櫻花蝦入饌,最近更吃過茶餐廳的雪菜肉絲中,居然有櫻花蝦,似乎幾落本。事關真正的櫻花蝦不便宜,茶餐廳用上櫻花蝦,都算犯本,但又的確令雪菜肉絲活色生香。
說「真正的櫻花蝦」,皆因櫻花蝦產量不多,而且只產於日本和台灣一帶的海域,兩地都視為上等的漁獲。自認是井底蛙,從未見過活的櫻花蝦,只聽說牠體形非常纖小,粉紅櫻花色澤,蝦肉半通透,而曬成蝦乾似乎縮細更多,一百克重量有逾一百枚蝦乾。每次遊日本及台灣,看到愜意的,都買一兩包「看門口 」,煮出前一丁都撒一把增味,也常作零食或送酒,蝦香入脾。
不過,有時發覺有些聲稱的櫻花蝦,並非粉紅色,而且蝦體幾乎大一倍,有人說根本不是櫻花蝦,而是極細的毛蝦,曬乾了看起來只剩薄薄的蝦殼,因此海味業界中人稱之為「蝦皮」,與櫻花蝦相比,價錢便宜得多。有人說櫻花蝦乾味道清甜而香得多。不過,說實話,除了顏色不對辦,加埋油鹽一併落鑊,只憑味道實在不容易分辨。
留家廚房的櫻花蝦炒椰菜苗,是貨真價實色香味俱全的出品。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