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歸腍柿 | 梁家權

由細到大,直至今天,都喜歡中秋節。

小時候喜歡中秋節,因為有燈籠。每天放學經過豉油街有燈籠賣的舖頭,總會停下腳步,看那些用紅色玻璃紙紮的坦克車、飛機、楊桃……這類燈籠很貴,爹媽從未買過給我們,當時已有「睇咗當買咗」的阿Q心態。我家買的是一毫子一個的圓形、三角形、四方形、橢圓形、欖角形摺疊的紙燈籠,總之有燈籠玩已很開心了。

每一年都不小心燒掉一兩個紙燈籠,然後找來一瓣碌柚皮,勾串兩條幼繩或鐵線,插支蠟燭又可以玩餐飽,童年的歡樂就是這麼簡單。

人大了喜歡中秋節,因為有月餅。一年只一次吃,期待的心情不言而喻,何況本愛鹹蛋黃,當鹹蛋黃拼上蓮蓉更特別好吃。職場上有點人緣,每逢中秋都收到不少月餅,亦因此拓闊了吃月餅的眼界。回顧每一年如編年史的品嘗經驗,實在欷歔,月餅花款層出不窮,質素卻今不如昔。

年少時,中秋前後幾乎每天吃一個雙黃蓮蓉……如今鬢已星星也,吃不消了。最近十年,一日最多吃半個月餅,幸好高水平的品牌已不多,正好吃精不吃多。想食就食,還須有一副健康無禁忌的體魄,最重要是留得青山在,哪怕冇得食!

大半世人仍喜歡中秋節,因為有腍柿。風物有時,腍柿只在中秋前後結出果實,要吃只有一兩個月時間。柿子分硬柿和腍柿,早年硬柿是外貌似發霉、來自大陸的水柿,腍柿主要來自嶺南地區,偶爾會有較北方出產的大紅柿。

如今近在日本的富有柿,或遠至西班牙的柿子,源源供應來港。不過,我始終鍾情華南地區盛產的普通腍柿,即使是細細個的「雞心柿」也愛。

腍柿的吸引力在於一個柿子吃在口裏,可以享受幾種不同的質感。花工夫小心把薄薄的外衣,也把果椗附近黃白實色、「嚡口」和有點苦澀的部分刮掉,便可慢慢歎,軟腍的果肉中有透明帶點韌度的軟核最誘人,是整個腍柿最好吃的部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