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非是見 | 水 歌

自2024年伊始,科技產業的重磅訊息連番襲來,無論是蘋果Vision Pro的開賣,又或是近期AI影片生成模型Sora的發布,都帶給我們對於不久將來的視覺想像充滿期待。

隨着人工智能(AI)和影像科技的普及,這些技術已在各個行業中迅速開展廣泛的應用,即便不是產業的直接參與者,但作為一般的消費者或觀眾的我們,實難以脫離這場視覺革新風暴的影響。 

Sora模擬生成影片(右圖)。左圖是《Choe Ku, Lung Ku, Tuel Ku (Three Bodies)》,丁丁.佩瑪哲星,2019年。

過往我們總習慣遵循着「所見即所得」的視覺法則,將視覺觀察直接反應聯想到現實世界,即我們所看到的就是事物的本身和樣貌。數字化技術雖然在21世紀發展迅猛,但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依舊能夠清晰的區別在不同平台上的虛擬體驗,例如電影裏的動畫效果或是屏幕中三維建模的幻象世界。

然而在AI影像科技的發展之下,真實世界的邊界開始逐漸模糊,更為直觀的虛擬形象企圖佔領肉眼所見的景象。在帶來驚喜與沉浸式體驗的同時,也不禁讓人反思真實意識的重要性,究竟技術的進步是否會使人沉溺在虛擬的感受之中。  

在佛教的哲學思想中,不斷提醒着現象世界的表相往往是虛幻和變幻的。真實意識不依賴於外在的形式和感官的觀察,而是源於內心的體驗和智慧。AI技術所能擬真的,還只是現象世界,即便它能更貼近感官的覺察。

《楞嚴經》中曾說道「見非是見」,告訴我們視覺的觀察和感知並非真正的見證,因為它們受限於感官和表面現象。真正的見證應是超越感官的,是對於事物本質和真相的直覺體悟。技術的進步雖可以為我們提供新的工具和視覺的解讀,但真正的體驗和理解仍應來自於內心的覺知和智慧。保有虛實之間的智慧觀,如同當代不丹藝術家丁丁.佩瑪哲星(TINTIN PEMA TSHERING)畫作裏恍若消融的聖者形象,思索超脫形貌的佛法存在意義,重新喚醒我們對於虛實的意識與覺察。或許才能做到心境如一,於時代劇變中,以積極思維回應更為新奇的萬象世界。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