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創氣泡治癌︱療效理想副作用輕微 肝癌翁首試感安心﹕不足45分鐘滅腫瘤 免開刀之苦

無創氣泡治癌︱療效理想副作用輕微 肝癌翁首試感安心﹕不足45分鐘滅腫瘤 免開刀之苦

更新時間:19:36 2025-10-22
發佈時間:19:36 2025-10-22

李嘉誠基金會去年將「無創組織碎化」技術(Histotripsy)治療肝癌儀器引入本港,至今已治療168名病患。中大醫院亦於今年4月引入儀器,至今共處理26宗病例,當中25人適合且已成功完成療程,整體成功率逾96%。其中一人為抗癌逾10載的68歲肝癌病人,他直言嘗試接受Histotripsy治療,不僅「免卻開刀化療之苦」,且只花了不足45分鐘便已消滅腫瘤。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肝膽胰外科組主任竺兆豪表示,Histotripsy治療成效理想,副作用包括發燒、短暫血壓高等,相當輕微,「通常觀察一晚,隔日都慢慢恢復正常」。但治療範圍有局限,該院處理的26宗病例中,便有1人因腫瘤位於肝尾葉,位置過深而無法進行治療,幸病情沒有因此惡化。他直言雖然目前Histotripsy的治療範圍仍有局限,「但可慢慢累積經驗,做更多研究克服」。

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系主任高士進進一步解釋,由於儀器必須透過超音波定位病灶,才能進行治療,故若病灶體積非常大,或靠近橫膈膜、心臟或隱藏在肋骨後方等位置,便可能都不適合進行。他指「手上轉介的評估個案中,大約有六成人適合做」。他又透露,中大醫院的Histotripsy團隊有5名醫生,以每次治療平均花費2小時計算,每人每日在工作時間内最多可治療4名病人。

病人:Histotripsy無創無痛 令人安心

68歲的病人陳先生是中大醫院其中一宗成功案例。他患上肝癌約10年,一直未能斷尾,曾做過開刀手術、放射治療、微波消融術,以及肝動脈化療栓塞法等不同療法。今年2月,其左肝肝癌復發,4月便在李嘉誠基金會資助下嘗試接受Histotripsy治療。
竺兆豪稱,陳先生的腫瘤少於3厘米,且可做全身麻醉,條件合適,故獲推薦做Histotripsy。陳先生也指,療程全長約30至45分鐘,成功消滅腫瘤,「新療法無創無痛,治療隔日便可出院和進食,較其他治療方案更令人安心。」

學者:結合乙肝篩查可加快病床流轉

適逢政府正計劃通過「慢病共治」推動較高風險群組的乙肝篩查,對新一分《施政報告》公布將以試點形式推行篩查,竺兆豪表示,乙肝會增加患上肝癌的機會率,而本港每年約1,600宗肝癌新症中,僅約3成可透過手術等方法治療,「不少人在確診後才知原來早是乙肝帶菌者,加上臨床經驗上約七成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腫瘤大過5厘米而須動刀切除,若篩查計劃能及早發現病變,我們可做更多」。

本港目前的Histotripsy儀器均在私家醫院運用,就醫管局應否引入儀器一事,竺兆豪則持開放態度。他認同須證明新療法的成本效益,「我感覺(Histotripsy)一定有著數。病人從住院七天,變成到兩日一夜,已經差很遠」。

本港未來也會展開將儀器應用於治療乳癌、腎癌、前列腺癌、胰臟癌等部位的研究。竺兆豪透露,Histotripsy能否引發「遠端反應」,亦是未來研究方向之一,「即有十粒腫瘤,打其中一粒,其他都會消滅。因碎化腫瘤過程中,會釋放很多DNA,身體可能產生一些免疫反應,去對付體內其他腫瘤」。他表示,「研究方向是希望找到哪類病人會產生遠端反應,探討需否結合免疫治療」。

 

立即追蹤《東周刊》全新WhatsApp頻道,緊貼全城熱話、突發猛料、獨家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