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8:48 2025-09-15

天文台預料,位於南海的廣闊低壓槽上可能有低壓區發展,大致移向海南島一帶,但其強度及路徑仍存變數。受其影響,本周中後期華南沿岸驟雨增多,風勢較大。此外,本周後期菲律賓以東的西北太平洋可能會有另一個低壓區發展及逐漸增強,並於下周初移向呂宋一帶。
天文台於昨日(14日)發布的《天氣隨筆》中指,當天早上的衛星圖像顯示,與高空擾動相關的對流天氣正影響呂宋,而菲律賓以東海域及西北太平洋上均有對流雲團發展。其中,正影響呂宋的高空擾動會於周一及周二(15及16日)移近廣東沿岸及南海北部,但由於其位置較南,沿岸地區雖然有幾陣驟雨,日間仍然有陽光及炎熱。
早前天文台已提到,呂宋附近將有3個低壓系統生成。根據最新數據,由於第一及第二個低壓系統位置已較為接近,預計它們的環流會在向西移動過程中逐漸合併,並在南海的廣闊低壓槽上發展為低壓區,在本周中後期大致移向海南島一帶,但其強度及路徑仍存在變數。受其影響,本周中後期華南沿岸驟雨增多,風勢較大。
至於第三個潛在低壓系統,則是由西北太平洋上的對流雲團發展而成,預計與本周後期可能於該區發展及逐漸增強的低壓區相關。該低壓系統會於下周初移向呂宋一帶。
高空擾動會將於明日帶來幾陣驟雨
天文台今日(15日)下午4時30分發布的天氣預測指,高空擾動會在明日為廣東沿岸及南海北部帶來幾陣驟雨。位於南海中部至菲律賓以東海域的廣闊低壓槽上,可能有低壓區在未來兩三日發展並移向海南島。隨著廣闊低壓槽向北靠近華南沿岸,本周後期該區驟雨增多及有狂風雷暴。
此外,預料一熱帶氣旋會於本周後期在菲律賓以東的西北太平洋形成,並於下周初移向呂宋一帶,隨後有較大機會移入南海北部。
下周二、三離岸高地風力 達強風程度
「地球天氣」則指出,下周可能影響香港的潛在風暴,很可能移入南海,對香港天氣有顯著影響。風烏、盤古、伏羲三大AI模式均顯示,該風暴的強度非同小可,環流亦比較廣闊。
天文台更新九天天氣預報時,預測下周二(23日)離岸及高地風力達6級強風程度,比起對上一報有所調高;下周三離岸及高地也間中達6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