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社區牙科支援計劃」加推洗牙、杜牙根等 合資格參加者可享2次鑲配活動假牙服務

明年起「社區牙科支援計劃」加推洗牙、杜牙根等 合資格參加者可享2次鑲配活動假牙服務

更新時間:19:40 2025-08-15
發佈時間:19:40 2025-08-15

政府今日(15日)宣布,明年1月1日起擴大「社區牙科支援計劃」的服務範圍,除了現有的口腔檢查、緩解牙痛藥物、X光檢查,以及補牙或拔牙服務外,將新增洗牙、根管治療(杜牙根)、移除牙橋或牙冠及鑲配活動假牙服務。此外,關愛基金「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將同日起停止接受申請,由支援計劃接手提供相關服務。

支援計劃擴大服務範圍後,經主診註冊牙醫評估,合資格參加者可每365日接受一次洗牙服務,以及一顆牙齒的根管治療(杜牙根)。至於鑲配活動假牙方面,每名參加者最多可接受2次服務,每次須相隔5年或以上。

而為確保資源有效運用,鑲配活動假牙服務僅限剩餘少於20顆牙齒的合資格人士申請,且須經牙醫評估確認有進食或咀嚼困難,且能透過活動假牙改善進食能力。每副活動假牙指上顎或下顎,同時鑲配上顎和下顎活動假牙,會視為一次鑲配服務。

擴闊受惠對象至無家者

此外,支援計劃亦將受惠對象擴展至無家者,可在未能提供經濟證明的情況下,經由指定非政府組織的註冊社工證明及轉介參與。

截至本月6日,支援計劃已為1,892名合資格人士提供服務,包括2,549次補牙及906次拔牙服務,補牙與拔牙比例約為3比1,反映計劃有效引導市民保存牙齒,符合政府口腔健康目標。

社區牙科支援計劃服務申請人必須符合下列所有條件:

1.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及

2.以下各項的目前受惠人/受助者

-社會福利署(社署)「長者生活津貼」;或
社署「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第二級共同付款級別);或
社署「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家居支援服務」(第一或第二級別收費/共同付款級別);或
醫院管理局「醫療費用減免」;及

3.已登記加入「醫健通」

支援計劃採用共同承擔的融資模式,除政府資助外,參加者亦需承擔部分服務費用,並向提供服務的非政府組織支付相關費用。另外,參加計劃的長者可選擇使用長者醫療券支付行政費或共付額。

具體收費標準如下:

參加者類別

洗牙服務或每一顆牙齒的根管治療(杜牙根)

鑲配活動假牙

屬下列其中一類組別的參加者:

  1. 正在使用社會福利署轄下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個案)/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家居支援服務(第一級別收費或共同付款級別);或
  2. 醫院管理局病人並已獲得醫療費用減免機制全數減免醫療服務收費資格(包括75歲或以上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
  3. 無家者

行政費由政府全數資助

共付額每副500元

不屬以上三類組別的參加者

行政費50元

共付額每副1,000元

「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年底截止申請

此外,由關愛基金撥款運作的「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將於明年1月1日起停止接受新申請,合資格長者須於今年12月31日或之前透過服務單位提交申請,並於明年1月31日前完成首次應診。經牙醫評估確認有需要者,仍可接受資助項目下的牙科服務。

該項目結束後,將由擴展後的支援計劃接替服務,其涵蓋範圍將與原有「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一致,確保長者繼續獲得適切牙科護理。

有關支援計劃的詳情,包括各項服務的行政費,可瀏覽支援計劃專頁,或致電支援計劃熱線2111 3403。更多有關支援計劃擴大服務範圍及受惠對象的詳情,亦會適時於專頁公布。

有關「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資料、地區服務單位的名單及關愛牙醫/牙科診所名冊已上載於關愛基金網頁及香港牙醫學會網頁,市民可致電項目熱線2525 8198作進一步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