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3:00 2025-09-03

相信好多家長都知道韓國有狗狗幼稚園,通過上學讓狗狗接觸其他狗狗,學懂社交,從而減少行為問題。 現在香港家長不用羨慕,因為香港都有韓式狗狗幼稚園,香港狗狗都可以返學學社交。
曾到韓國修讀寵物營養烘焙課程的Floy,留學期間發現韓國寵主十分注重狗狗的身心靈,韓國家長都會在上班前將狗狗送到幼稚園上課,因此狗狗幼稚園在韓國十分普及。Floy發現香港沒有類似模式的寵物行業,亦留意到香港有不少狗狗欠缺社交化而導致出現行為問題,於是決定與狗隻行為訓練員Andy共同創立狗狗幼稚園「YAPPY PUPPY SCHOOL」。
Andy以往是上門為狗狗提供行為訓練,發現大部分家長都是在狗狗出現行為問題後,才想辦法解決。於是他想嘗試以學校的模式,狗狗可以定時上學,讓牠們學習與其他狗狗進行互動,盡早學懂社交,預防出現行為問題。
入學前需面試
坊間有好多狗狗行為訓練學校,Floy說幼稚園與一般訓練學校的最大分別是,幼稚園不設寄宿。
一般的訓練學校模式是家長將狗狗寄宿在學校,接受訓練直到牠們完成課程後,家長才會接回狗狗。
但Floy不想狗狗失去與家長之間的聯繫,每次放學後他們會告知家長狗狗當日學到了甚麼,讓家長掌握狗狗的學習進度。
家長亦不需陪伴狗狗上課,因為有時候家長在場,狗狗會依賴家長,或會影響牠們學習。
狗狗幼稚園與人類幼稚園一樣,入學前都需要接受「面試」。家長帶同狗狗到幼稚園進行評估,Floy和Andy會觀察狗狗的性格,了解牠是否適合群體生活,及是否友善對待陌生狗狗。
「若是社交化嚴重不足的『超I狗』(超I是指性格超級內向),突然間要與這麼多陌生狗狗共處,令牠產生壓力,更加抗拒外出社交。」Floy說。
不過Floy說即使是「超I狗」都可以入學,慢慢在學校學習如何社交。但若然狗狗因緊張而攻擊其他狗狗,就需要上「學前班」,由狗隻訓練員一對一教學,先讓狗狗學懂社交禮儀,之後才正式入讀幼稚園。
入學年齡方面,以往是限制六歲以下的狗狗,但開業一年以來,Floy發現有不少七、八歲狗狗的家長致電查詢,於是將入學年齡放寬,而體重方面則限制在十三公斤以下。
幼稚園採用「小班教學」,每班最多只有八位狗狗同學,而班上會有四位老師(行為訓練員),一位老師負責教導兩隻狗狗。星期三至星期六是上課日,狗狗不用每天上學,家長可自由編排上課時間。
幼稚園稍後推出手機應用程式,紀錄狗狗在學校做了甚麼、吃了甚麼、認識了甚麼朋友,就像學生手冊一樣,方便家長查閱及預約上課時間。
家長怕狗狗悶
現時幼稚園共有三十位狗狗學生,大部分入學原因是家長怕狗狗在家中感到沉悶。
「狗狗一生有八成時間都是等待主人,香港家長工作繁忙,早上都要趕急出門上班,難有時間與狗狗互動。直到晚上下班回來,狗狗經已在家中等待了八至十小時。」Floy說。
家長下班回家仍會帶着疲累的身軀與狗狗外出散步,Andy說家長在這種狀態下散步,可能會忽略狗狗的行為變化,久而久之導致出現行為問題。例如一隻陌生狗狗對着自己的狗狗吠,自己的狗狗亦會吠對方。若家長當刻沒有適當誘導狗狗,慢慢地狗狗便會記着「吠」這動作是用來趕走對方,日後看到任何狗狗走近都只會吠來嚇走人。
Andy補充說疫情期間,家長減少帶狗狗外出,狗狗大多數時間都是面對家人,甚少面對同類,慢慢忘記自己是一隻狗,不懂與同類社交。到疫情完結後,狗狗走到街上看到其他狗狗,會感到好奇而興奮吠叫。
減敏、禮儀、指令、探索、順從、情緒是幼稚園的教學範疇,課堂時會透過不同活動如跳圈訓練能激發好奇心,嗅聞墊可以讓狗狗用嗅覺探索事物,亦可訓練狗狗的腦力。
六大範疇中,Floy說減敏最為重要,因為香港人多車多、居住空間狹窄,狗狗要面對不同的外來刺激。
好像狗狗同學「樂樂」,當家長離家後就會不停吠叫,導致遭鄰居投訴,於是家長為樂樂報讀幼稚園,希望改善問題。
Andy為樂樂進行聲音脫敏訓練,讓牠聽電梯、鐵閘聲,以逐漸減低過敏反應。現時樂樂聽到學校的電梯門打開,陌生人來訪時都不會吠叫。
和人類幼稚園一樣,狗狗完成課堂訓練後會有午睡時間,「午睡是讓狗狗學習穩定情緒,學習放鬆。學校對狗狗來說是一個陌生環境,有時候狗狗可能只會在熟悉環境下休息,但我們想狗狗知道屋企以外的地方都可以安心睡覺。」Floy說。
訪問時記者看到有家長前來查詢入讀幼稚園的細節,Floy說普遍家長都不太了解「甚麼是狗狗幼稚園?」,亦會疑惑為何狗狗可以自己返學?
Floy說幼稚園模式對香港家長來說是較新穎,因為以往狗狗需要行為訓練,一般只有導師上門或寄宿於狗隻訓練學校的選擇,兩者都會有家長陪同狗狗上課。但幼稚園的狗狗學生是自己上課,自己學習,所以要慢慢解釋給家長知道。
韓國養寵文化
本身是狗奴的Floy,為了讓狗狗食得健康,閒時會鑽研寵物營養學,亦會製作食物給愛犬,但始終效果欠理想。及後Floy看到韓國的狗狗食品多樣化,同時十分健康,於是在疫情期到韓國ICCA協會修讀寵物營養及烘焙課程。她說未來亦會在幼稚園關辦寵物烘焙課程,讓家長親手製作健康食物給狗狗。
Floy說香港很好多家長都會視狗狗如「人仔」般看待,不會像以前老一輩的養狗方法,餵牠們吃人類的食物。
香港家長亦十分關心寵物的健康,特別是骨骼和毛髮,會為狗狗炮製或購買寵物鮮食包,從日常膳食方面着手,及早做好保健。
韓國,與動物共存的時代
狗狗幼稚園是從韓國興起,根據KB金融集團的《2025韓國寵物報告》,截至2024年底,韓國約有455萬戶家庭飼養狗狗,寵物人口總數達到1546萬,佔全國人口近30%。
隨着養寵家庭的增加,與寵物相關的政策亦越來越多。首爾市政府擴大了弱勢群體寵物診療費的援助政策。為基本生活保障金領取者、單親家庭等弱勢群體,提供寵物身體檢查、注射預防疫苗、絕育手術等共40萬韓元的醫療費用援助,以促進人與動物的共存。
醫療政策外,首爾政府亦擴大市區的寵物友善區域,過往清溪川、全國國立公園部分區域允許寵物進出。
為了確保寵物食品安全,南韓國家鄉村振興局制定了寵物飼料營養標準,標示寵物不同成長階段,以及不同品種所需的營養素,讓飼主可按狗狗的身體需要來購買乾糧、濕糧或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