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試敢玩就當贏 跨領域建築師陳麗喬
更新時間:16:48 2024-03-10
發佈時間:16:48 2024-03-10

陳麗喬是土生土長的建築師,於香港大學畢業後在建築界打滾廿多年,參與過不少香港地標項目的建設,近年有香港國際機場的天際走廊。她曾獲得香港年輕建築師獎,出自其手筆的建築獲獎無數。

本來在建築界擁高薪厚職的她,十年前突然靜極思動,覺得人生很多事未試過、未玩過會後悔,於是人到中年學人裸辭,到處嘗試新事物,涉足過產品設計、科技、生產及銷售、剪片等,更在一場戲劇性雀局中為旗下原創設計打響名堂。

她形容這十年像讀了個MBA課程,透過實踐學做生意,涉獵了很多未玩過的領域。蛻變成跨領域建築師的她,將數十年經驗融入荃灣如心園,令這個木化石公園變得雅俗共賞,化身打卡熱點。

她笑言建築師都要與時並進,否則自己先變化石。

 

陳麗喬(左二)是土生土長的建築師,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已於建築界工作,參與過不少香港及內地建築項目。
陳麗喬(左二)是土生土長的建築師,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已於建築界工作,參與過不少香港及內地建築項目。

 

建築師陳麗喬在業界縱橫數十年,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香港大學畢業後開始建築師生涯,同時以兼讀形式完成博士,第一個參與的項目是灣仔六國酒店,之後的中環娛樂行更奪得香港建築師年獎,同年獲得香港年輕建築師獎。

她在內地參與的蘇州喜來登酒店,以及順德文化四館均獲得多個建築獎項。出自其手筆且廣為人知的項目,還有銅鑼灣希慎廣場,以及香港國際機場近年落成的天際走廊。

雖然作品屢獲殊榮,但她強調建築成敗非一個人的事,需要很多人幫助,建築絕對是個團體遊戲。她說:「我好像獲得不少獎項,但實情是參與了很多比賽,不少是落敗的。對我而言不是勝出才算贏,落敗也不是衰咗,過程中學到嘢就當贏了。」

 

香港國際機場的天際走廊是陳麗喬較喜愛的項目之一,在此項目上遇上了一個很勁的土木工程師,能將這條橋一夜間呈現在機場,建築師在這項目上只是配角。
香港國際機場的天際走廊是陳麗喬較喜愛的項目之一,在此項目上遇上了一個很勁的土木工程師,能將這條橋一夜間呈現在機場,建築師在這項目上只是配角。

 

如心園 集大成之作

 

如心園以「教育與娛樂」為主題,陳麗喬(後排右一)將木化石變成一個雅俗共賞的地方,獲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後排中)讚賞。
如心園以「教育與娛樂」為主題,陳麗喬(後排右一)將木化石變成一個雅俗共賞的地方,獲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後排中)讚賞。

 

在多個項目中,於二○二三年底開幕的如心園可說是陳麗喬集過去多年經驗之大成,將她在建築、科技應用、藝術及品牌管理等跨領域的經驗,統統融入當中。
「業主華懋集團設定了如心園以『教育與娛樂』為主題,之後便給我很大自由度將木化石融入當中。對普通人而言,木化石與他們有何關係?」因此她認為這建築必須雅俗共賞,「我希望在磚頭以外加入軟性內容,將木化石這大自然產物與時間結合,由時間作為主軸,引入地殼變動及石化過程等知識,吸引大眾路過時能駐足觀看。」

陳麗喬指項目開始時,先思考怎樣能帶動人流,運用過往在市場推廣及打造品牌的經驗出發,例如設大量打卡位,作為各項慶祝活動的攝影場地,引起大眾重複光臨的動機。

新移民 成尖子入港大

「整個計劃在二○一八年已開始策劃,真正動工約一年半時間,如心園這名字也是我提議的,希望好簡潔地呈現這件事。」陳麗喬說:「建築既是科學亦是藝術,用藝術手法做科學的事。作為建築師要與時並進,否則自己先變化石。」

八十年代能進入港大的均是尖子,但陳麗喬直言升中時連睇英文時間表都有困難。「我出生在新移民家庭,來到香港不懂英文,從中文小學升上英文中學時,睇上堂時間表都成問題,甚麼PE、RE堂搞不清。」然而,就讀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的她,高中成績在全級理科班中名列前茅,只是英文令她有點擔心,「打開A Level(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成績單時,第一科就睇英文,好彩順利過關。」取得優異成績成功入讀港大。

「我自細好喜歡畫畫,在港大選科時覺得最似畫畫的就是建築,便決定讀這科。建築既是科學亦是藝術,用藝術手法做科學的事。」畢業後她在一間國際著名建築師事務所任職廿多年,相關建築屢獲殊榮。及後進入地產集團,主要協助銅鑼灣希慎廣場重新定位及策劃興建。

 

陳麗喬(左)多年來在各項建築設計比賽中獲獎無數。
陳麗喬(左)多年來在各項建築設計比賽中獲獎無數。

 

完成項目後她覺得往後可做的事不多,對地產發展興趣不大。有一天突然問自己,「如果這分鐘死去,人生是否圓滿?當下知道自己會後悔,還有很多未試過的事想做,便決定辭職。」工作上回復自由身後,自認好奇心極強的她開展其好玩人生。

「起初開了間則師樓,但這行認公司不認人,所以生意一般,但我反而有時間到處『拈花惹草』嘗試其他新事物。」她的新寵遍及產品設計、科技、生產及銷售、建立YouTube頻道等,看似風馬牛不相及,最終卻拼湊出「一筒麻雀」這個香港原創設計品牌。

一筒麻雀位於中環PMQ元創坊,致力向本地及外國人推廣打麻雀這種文化遺產,除了開班教外國人打牌外,更配合有趣設計概念,創造各類麻雀產品。「疫情前得悉中環荷李活道的PMQ招租,覺得這地方好文創很好玩,就開店做生意,初期設計傢俬出售。對我而言設計產品好容易,但怎樣賣卻很難。實踐後發現在荷李活道這條大斜路賣傢俬根本是無判斷力,單是運輸已很難搞。」

 

 

'建築既是科學亦是藝術,用藝術手法做科學的事。作為建築師要與時並進,否則自己先變化石'
'建築既是科學亦是藝術,用藝術手法做科學的事。作為建築師要與時並進,否則自己先變化石'

 

 

後來轉租給設計師及文青賣手作產品,做「高級格仔舖」生意。過程中陳麗喬發現文創不等於做生意,只是自僱人士,做生意應該要能量產。當時店內已有小量麻雀相關的產品,但一場新冠疫情令生意一落千丈,個個月蝕住做。

那時反令陳麗喬空閒起來,因緣際會遇見一個來自美國矽谷的創業孵化器計劃,收取約六千元學費教授如何發展初創企業。「這東西好像幾好玩,在好奇心驅使下,覺得這筆錢當去學英文都值,於是報名上堂。由於該課程最終要成功開設公司才能畢業,我便開立了『一鳴空間』,以怎樣善用城市閒置空間為業務發展方向。」

及後她透過這公司參加香港理工大學與科學園合辦的初創比賽,繼而進入科學園培育計劃,並順利畢業。「這次機遇令我涉足到科技領域,學習了科技語言」,及後她找來一個荒廢的廠房,將之變成活動及表演場地。

巨型雀局 一炮而紅

由於廠房空空如也,連櫈也沒有,為了搞活動,陳麗喬便將一套A3大小的麻雀移師到廠房,給參與者當櫈坐。各項活動完結後,她與三個年輕的兼職員工收拾細軟準備離場前,忽發奇想即興以巨型麻雀來個雀局,更拍片放上YouTube平台播出。

沒想到這場巨型雀局在網上一炮而紅,短短數日吸引了四千多名跟隨者,二萬多人分享。為了回饋這些擁護者,陳麗喬開始不時拍攝關於麻雀的活動及教學片,從內容創作、寫稿、拍攝、剪片等一腳踢,因此又學會了影片剪接及製作。

 

陳麗喬將麻將發展成具香港特色文化的設計品牌,透過展覽活動,讓更多人認識麻將的不同意義。
陳麗喬將麻將發展成具香港特色文化的設計品牌,透過展覽活動,讓更多人認識麻將的不同意義。

 

從此一筒麻雀便踏上軌道,更招聘員工協助營運,將打麻雀這國粹融入藝術與玩樂當中,更推出各式各樣的產品及興趣班。「多年的創業過程,等於上了一個學習做生意的MBA課程,從實踐中接觸社會上不同階段的人,令我擴闊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