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2:11 2025-08-30

本港新股市場最近迎來新改革,導致散戶抽中熱爆新股的機率大幅下降。港交所(0388)落實新制後首隻新股銀諾醫藥(2591),由於公開發售只佔一成,在超額認購超過五千三百四十倍兼不設回撥下,散戶即使斥資逾三千四百萬元「頂頭槌」,都未能穩獲一手。
由於銀諾貨源幾乎盡在大戶手上,首日掛牌即炒高逾兩倍,成為近四年半以來首日升幅最勁的新股,無貨的散戶則「怨聲載道」。在IPO新制下,可以預見抽中優質有潛力大升的新股難過登天,股壇專家直言日後更似「大抽獎」,有實力的散戶可借盡孖展一博,否則用現金抽一、兩手當抽獎就算。至於想投資有前景的新股,不妨等上市後趁回調吸納。

「又抽不中,去到甲組尾一手都不中。」、「你甲組尾不中,我抽乙組都無貨!」、「頭槌飛連一手都無!咩玩法?」,不少有份抽銀諾醫藥的股民在各大討論區大吐苦水,質疑港交所改制後的抽新股方式是「趕絕」散戶。
銀諾醫藥正是港交所實施IPO新制度後首隻新股,根據公司的配發結果,公開發售部分獲超額認購約五千三百四十一倍,分配給散戶的只有一成,最終只有一萬八千三百名「幸運兒」中獎,一手中籤率僅百分之○點五。
最令投資者不滿的是,共有二千一百四十二張「頂頭槌飛」,即以該股公開發售行股數上限申購,涉資逾三千四百多萬元,就算借盡九成孖展,都要動用三百四十多萬元入飛,結果都未必穩中一手,中籤比率只有六成多。

有份抽銀諾醫藥的國農證券投資經理方澤翹稱︰「我抽甲組尾,最終一手都無,有人抽頭槌飛都抽不到。在新股新制下,我建議大家以後抽新股,一是孖展借到甲尾、乙頭,甚至入頭槌飛,或現金抽一、兩手算,抽十幾、二十手完全無意思,手續費都蝕埋!」
由於大戶持有九成資源,銀諾醫藥暗盤價一度炒上一百一十八元,比招股價高出五點三二倍,有幸中籤的投資者每手帳面勁賺近兩萬元,首日上市仍比招股價漲逾兩倍,成為近四年半以來首日升幅最勁的新股。
高追易接火棒
「以往大戶想炒上去,都要等掛牌後收幾日貨,現在一上市已經貨乾,機構投資者好容易夾上去,投資者玩半新股要小心高追,避免高位接火棒。」方澤翹說。
今次改革主要集中在新股發行的定價及回撥機制。以往在本港上市的新股設有回撥機制及分配上限,未改制前,假如一隻新股的公開認購部份佔所發售股份的一成,如果獲股民超額認購十五倍,公開發售部份便要回撥至三成,如果超購五十倍,更要回撥至四成,超額認購過百倍或以上,最多回撥至五成,藉此提高散戶的中籤機會。
在新制度下,設有機制A及機制B。上市公司如選用機制A,即公開發售部分最初訂為百分之五,如果超額認購十五倍以上至五十倍以下,公開發售部分回撥至一成半;如超購五十倍或以上並低於一百倍,回撥至兩成半;若超購一百倍或以上,回撥至三成半。在機制A下,公開發售部分最多佔三成半。
如果上市公司選擇機制B,則不設回撥,申請人及其保薦人可自行決定公開發售部分的百分比,最低為一成,最高為六成,申請人選用哪個機制全由保薦人決定。「企業上市前一般會搵機構投資者摸底,機制B畀機會上市公司同保薦人輸打贏要,機構反應理想就將公開發售降低到一成,反應不好就提高到六成。」一名投行界人士稱。


不設回撥貨源歸邊
今次銀諾醫藥正是選用了港交所的新股「機制B」,由於公開發售只得一成,導致「頂頭槌飛」都未必中一手,上市後散戶一湧而上搶貨推高股價。上周招股的內地儲能電池廠商雙登股份(6960)同樣選用機制B,截至上周四,單計孖展部分已超額認購二千五百多倍,本周二首日掛牌,市傳「頭槌飛」未能穩獲一手,相信散戶抽中的機會極低。
自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上任後,即展開一連串新股上市改革,試圖激活本港IPO市場,包括放寬A股企業來港上市、大舉吸引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回港、加入「科企專線」,吸引未有盈利的科技企業來港上市,以及去年尾推出的數碼化首次公開招股IPO結算平台FINI (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將新股由定價到掛牌的時間由五個工作天大幅縮短至兩個工作天。

陳翊庭今年初已提及,本港新股發行的回撥機制不符國際慣例,容易導致新股上市後出現破發,所以提出改革,最終令機構投資者掌握更多貨源。證券商協會會董兼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黃德几認同,新制度可減少散戶一窩蜂在上市首日沽貨「人踩人」。
「以往新股回撥最高去到五成,好多散戶抱着人抽我又抽,抽中一、兩手一上市就沽,導致股價波動。新制度下機構投資者參與度提高,他們一般都是中長線持有,有助減低新股破發或股價大上大落的風險。」黃德几說。


港IPO首七個月集資額冠全球
港股今年回勇,連帶新股市場轉熾熱,更一洗過去三年頹風。根據財庫局的數據,今年首七個月港交所共完成五十三宗IPO,總集資額已經高達一千二百七十九億元,比去年同期只得一百八十億元勁升超過六倍,更超越過去三年每年的總集資額,表現相當強勁。
另一方面,五十三宗IPO有十家是已在A股上市的企業,十間公司的總集資額高達逾八百億元,當中不乏內地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包括寧德時代(3750)、恒瑞醫藥(1276)等。陳翊庭稱,港交所現時正處理超過二百三十家公司的上市申請,意味第三及第四季的新股陸續有來。
展望全年,市場大多估計港股總集資額可超過二千億元,羅兵咸永道認為下半年一向是香港IPO旺季,大型A股龍頭企業、中概股及海外企業亦積極赴港集資,預計今年全年將有九十至一百家企業在港上市,資訊科技及電信服務、醫療和醫藥、以及零售、消費品及服務相關的行業板塊將會是市場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