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I早前史無前例地舉行首個二手市場說明會。
最近FMI做了一件正常發展商都不會做的事,就是賣二手樓—幫客戶轉售我們FMI的樓盤。假設你幫香港發展商買了一層樓,到你想賣出時,發展商會提供協助嗎?所以我說這是前所未有的服務。
為甚麼我會這樣做呢?不妨坦蕩蕩告訴大家,其中一個原因是FMI的新盤賣得太快,而下個項目的建築許可證尚未批出,導致我們手上只剩下幾個單位,就像Labubu現貨已售罄,而新貨未上架一樣。加上我們以往辦展銷會,經常被客人挑戰,質疑日本沒有二手市場、日本樓不會升值,甚至懷疑我們是否有能力協助轉售單位,於是我把心一橫,決定舉行一個二手市場說明會。
我們在籌備期間發現,原來公司手上的二手盤不多,同事們唯有變身香港地產代理,逐一致電業主問他們會否考慮放售單位,結果有九成客人表明不會賣,有人解釋由於租金回報理想,也有人擔心賣出後難再買入其他單位。為釋除客人疑慮,我們在說明會上分析市場走勢及二手樓市況,有客人一聽價錢即時心動,也有客人向我們挑機,抱着一試FMI是否有真本事的心態而來。最終我們交足功課,在說明會上錄得成交,一日內完成簽約、落訂,一手包辦整個二手買賣流程。現時我可以更理直氣壯說:日本樓有價有市,我們幫到業主在二手市場賺到錢!
為何我們要花大量人力物力去做這件事呢?因為我想大家知道,FMI不是一般發展商,我們有擔當、有服務。今次賣二手樓對我來說並非為賺錢,而是完成一盤生意的循環—從展銷會開始,賣樓花、簽約、交樓、收租、管理,再放出二手市場轉售—這個圓滿的循環,我們每一瓣都做到。以前我們很多事都假手於人,好像物業管理、二手樓交易等,都委託外面公司代勞;後來我們逐一接手,現在連最後一環都完成,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對客戶來說也值得開心,證明自己所投資的物業有回報。我相信他日FMI其他新盤推出時,這些客戶會再一次成為捧場客,試問有哪一間發展商,會幫客人買家俬、報稅、甚至幫忙轉售賺錢?我們真正兌現了一條龍服務的承諾。
坦白說,有同事曾經問過,這樣是否做得太多呢?事緣我們管理公司建議一座樓齡六、七年的樓盤更換洗手盤,誰不知有業主不滿,咬定是發展商設計出現問題,聲稱要討回公道。這種態度實在令人費解,是否我們事事有商有量,反而令業主恃勢凌人呢?一個用了六、七年的單位,難道不需要任何維修?請問一座已交樓六年的香港樓,如果洗手盤損壞,有人會找發展商晦氣嗎?凡事都是雙向,遇上蠻不講理或態度惡劣的客人,我會拒諸門外不予理會。一直以來,我們願意去做很多額外的事,不是我們傻仔,而是我堅持認真、長線去做好一盤生意。應做的,我以後還會繼續去做,不能因為一個無賴而對不起其餘99%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