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壇跌入黑洞 | 李丹翔

上世紀手機霸主Nokia未能適應市場變化,淪為八九十後的集體回憶。

 

最近在社交平台看到有人翻出2013年,Nokia前CEO在被微軟收購的記者會上所說的一句話:「我們並沒有做錯,但不知為何,我們輸了。」(Wedidn't do anything wrong, but somehow, we lost.)這句話我已看過很多次,但每次看都有特別感受。試問在八九十年代,有誰未聽過、未用過Nokia手機?又有誰想到Nokia會落得今天的結果?如今問Gen Z、GenAlpha,到底有多少人聽過Nokia呢?

雖然F M I遠遠不及N o k ia,對我來說卻是一種警惕。近年FMI在大阪開發的樓盤越來越多,在行內行外逐漸為人認識,我們駐日代表劉丞甚至豪言現時整個大阪房地產界的人都認識FMI!我一直以為他說笑,直至兩星期前我到大阪出差,當地無論地主、代理、銀行、建築公司的代表都約我吃飯,可見FMI在大阪的確佔一席之地。

想當年Nokia叱吒一時,幾乎99%的人都是Nokia手機的用家,但消失原因竟然連自己也不清不楚——如果問我Nokia有沒有做錯?首先,連CEO也不知道自己錯甚麼,這件事本身就是錯,證明你到大結局也不知道死因。情況好像古代的國家在不知不覺間遭鄰國侵蝕合併,繼而滅亡,過程沒有掙扎,只是在舒適環境下默默被淘汰。其實這類公司為數不少,另一間是我喜歡的Kodak,這間率先發明數碼相機的公司,因擔心新產品影響生意,將新技術打入冷宮,結果被離職同事捷足先登將數碼技術發揚光大,最終毀了自己。

我經常會想,作為FMI的CEO我還有甚麼可以做呢?坦白說,某程度上我也理解Nokia的難處,因為有時候我也覺得沒有辦法再上一層樓。《倚天屠龍記》之中的明教教主陽頂天,為練乾坤大挪移而走火入魔,就連內功深厚的張無忌亦只練到第六層,因其第七層心法由始創者憑空想像出來,強行修煉可能弄巧反拙。我也有自知之明,偶然會覺得自己變鈍,需要團隊幫手一起思考諗計。早前公司開例會,大家討論時讓我發現FMI往後應該走的路,一條通向另一片藍海的路。當找到方向後,我立刻與同事商討,因為大家要有共識,才能在同一條路上合力打拼。

如果人生分為上下半場,我今年四十八歲,已踢完人生上半場,開波不久的下半場是決定輸贏的關鍵,所以不能齋坐等機會,而是需要不斷改變來應對環境變遷。有時家人會鼓勵我,說FMI目前已得到好成績,但我不能自滿,也不能停步,否則會在不知不覺迷失方向,就像雪藏牌車手,擁有車牌也不能隨時想開車便開車,人需要不斷keep going才能保持實力。

勝利容易沖昏頭腦,何況我們跟「勝利」仍有一大段距離,需要時刻鞭策自己才有勝算。CEO在場上負責瞻前顧後,但單憑個人努力未必踢到一場好波,背後需要同事一起出謀獻計,所謂三個臭皮匠變一個諸葛亮,這才是真正的長勝之道。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