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唔易做 | 李丹翔

老闆表面風光,背後承受着巨大壓力。

上月大阪之行,我認識了兩位新朋友。兩位都是同行,我們都聽過對方名字,但一直沒有機會認識。雖說同行如敵國,我們都賣日本樓,但各自用自己方法經營,說不上是競爭對手。

A公司老闆原本從事互聯網工作,賣的是數十萬港元的細價樓,他說自己從不見客,也不開展銷會,因為客人都在網上交易,透過集資形式投資物業。B公司在日本經營酒店、民宿,看來跟FMI有點相似,但背後投資者完全不同,他們的客戶以富商、財團為主,很多時會買入全幢物業,為了招待這些貴客,老闆長期預訂米芝蓮餐廳,方便隨時宴客。今次我們會面是想發掘一下有沒有合作空間,百花齊放對整個行業是好事,除非是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公司,明明賣狗肉卻欺騙顧客是羊肉,直接影響我們賣正牌羊肉的公司聲譽,這些害群之馬我一定窮追猛打,絕不手軟。

我們三間公司路線不同,管理方式亦不同。B公司是家庭式經營,老闆兩夫婦與親友負責日常營運,這位老闆某些方面跟我很相似,大家都非常着重細節,由建築設計圖到物業管理等大小事務全部親自跟進。A公司則是互聯網式虛擬管理,老闆抱怨員工鬆散到一個點,返工放工完全隨心所欲,他嬲到爆炸卻無計可施,笑言要跟我學習如何管理。

一間公司需要基本員工守則,但有些事老闆毋須過問,好像我眼見日本團隊同事為見地主、見設計師,一星期有幾天要開夜班,這種情況我怎會管他們幾點返工呢?還有從香港飛到日本出差的同事,天時暑熱要在戶外工作,我又怎會計較他們幾點收工呢?不過,有些在別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事,我卻一定過問,例如民宿的擺設不夠精緻,我不能接受;又例如某次看到有清潔工人用單車頂着民宿大堂的玻璃門,我也不能接受,因為這些小節都關乎公司形象。

我自問對同事要求高,最怕人問一些蠢問題,例如由樓盤行去地鐵站要多少分鐘,這些資訊隨手可得,你何不自己去找。做任何行業都有基本要求,餐廳侍應遞水、上菜,穩定是基本,不用一邊上菜一邊載歌載舞,這些超出本分的事毫無需要。我對公司員工也一樣,做好本分已足夠,我不會要求接待員分身做銷售,亦不會叫銷售員去起樓;會計的本分是計好盤數,如果會計寫報告,串錯英文字我可以接受,但計錯數便萬萬不能。

作為老闆的本分又是甚麼呢?老闆表面風光,背後要承擔租金、人工、水電費、貸款、保險……還挾着失眠、委屈、健康受損等一大堆個人問題。有人會說老闆賺錢多,實情是否一定賺呢?看看市面上幾多街舖變吉舖,甚至連大家族也要平價出售資產。雖說老闆條路是自己揀,但有時候也希望員工能多點體諒,其實,老闆也是人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