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淑梅大姐八月放大假,邀請我替她主持三集香港電台的長壽節目《舊日的足跡》。這個節目從二○○○年開播至今,受訪嘉賓多是一些富有人生經驗,或在某個範疇有過人專長的人物,讓我們回看香港某個年代的吉光片羽,在悠閒的星期天早上聽這節目,便如看了一篇名人自傳一樣。我主持的三集早前已播出,讀者有興趣可以在港台的網上找來重溫。我在這裏只想淺談我對三位嘉賓的一些感覺,及他們在節目中提到較少人知的事。
近年減少露面的方黃吉雯,縱橫專業、政治和慈善三界幾十年。
我邀請的第一位嘉賓尹光,幾十年來給人的印象是位「市井」歌手,但我形容他是香港音樂史上最長青的歌手,相信沒有人能否定:試問有哪位歌手沒間斷地唱了半個世紀,到八十高齡還可以有新歌面世?當然他能在「晚年」捲土重來,還在由年輕人主導的流行榜上佔一席位,有無心插柳的成分(不知是誰用了AI生成他的聲線唱流行曲,在網上爆紅),但他能利用和擁抱這個突變、嘗試新的唱法,便是他自己的功勞了。他在越南出身的年代較少為人知,我便多問了些,果然有奇趣,例如他怎樣數度偷渡來香港、當地的粵劇戲班有時要在深宵對着一排空凳唱幾段戲以「款待」亡靈………。
接着那一集的嘉賓陳美齡有兩點我十分羨慕,就是香港仍沉醉於日本流行音樂的年代,她竟可以港人之身在日本本土樂壇走紅,迷倒萬千年輕歌迷;而在淡出樂壇後又可以搖身一變成為日本的知名KOL、作家和節目主持人。從她的訪談中,我意識到原來這位無論外表和談吐都十分「日本化」的女性,心底裏還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國人。她最喜歡唱的是母語廣東歌,在香港也出過一些上榜的廣東歌,但在香港的成就畢竟遜於日本,我隱隱感到這是她引以為憾的。令我稍為意外的是,即使在當紅期,她在日本還是面對不少歧視。她目前正在小紅書開拓自己的頻道,聽說已有不少內地粉絲。這位終於回來擁抱家國大地的女兒,我為她高興和自豪。
最後一位嘉賓方黃吉雯對我有點「知遇之恩」,因為我第一個演唱會,就是她邀請我為「健康快車」籌款而舉辦的。雖然她近年已減少露面,年輕一輩未必認識,但她縱橫專業(會計)、政治和慈善三界幾十年,累積的豐富經驗和工作心得在今天仍極具適切性。在此透露一件較少為人知的事:她與同是會計師的丈夫方正執業於不同會計師樓,而且都是高層,所謂同行如敵國,夫妻之間幾十年來從不談公事,甚至在家裏也不擅進彼此的工作間,如是者一直到近年兩人退休,一同為慈善事業努力,家庭和事業才真正「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