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新加坡萊坊工作時多得兩位伯樂提攜,如今自立門戶仍得到他們支持。
上月到新加坡開展銷會,期間專程返回曾工作十年的舊公司萊坊(Knight Frank Singapore)走一趟,本人向來以身為「Knight Franker」而自豪,年輕時曾在公司標誌前拍下照片,今次特地在同一位置打卡,再將新舊照合併放上社交平台,同時傳給幾位好朋友,當中包括兩位對我很重要的人物,一位是新加坡萊坊前主席Tan Tiong Cheng;另一位是新加坡萊坊現任執行主席Danny Yeo。
這兩位大人物都是我人生中的伯樂,他們收到我所傳的相片後立刻回覆約見面。我尊稱為師傅的DannyYeo本是大忙人,為了跟我喝杯咖啡,不惜更改第二天的日程。見面當日,他早已為我準備好一杯地道的新加坡咖啡,想不到他連我的口味亦記得一清二楚,雖然大家十多年沒有見面,但感覺依然親切。我們由舊事談到投資,原來他一向有留意日本市場,亦考慮過代理東京物業,但礙於價錢太高一直未成事。今次我以日本發展商身份,與新加坡萊坊合作銷售大阪物業,可以說是為他們打開通往日本市場之門。
另一位伯樂Tan Tiong Cheng,早幾年經已退休,但在行內仍德高望重,我們相約在新加坡著名的中餐廳吃飯,大家一見面先來個擁抱。他說FMI以後有新樓盤,可以將資料傳給他,他會幫我推薦給朋友,全力支持我,因為我是他的驕傲。聽到這番說話我很感動,如果當年沒有這位伯樂挑選我去泰國,就沒有今天的我。惟獨令我內疚的是,離開泰國後,我應該返回新加坡接棒,但我選擇借調到香港,結果三年又三年,最終落地生根,像劉備借荊州,一去不回頭……沒有辦法,香港實在太吸引了!老實說,雖然我決定離開,但仍然心繫萊坊,喜歡到一個點,就連離職後也繼續用舊公司給我的電郵地址和電話號碼,因為萊坊在我心目中是唯一的公司,我完全沒有想過另尋通訊方式,現在想起來也覺得不可思議。
到展銷會當日,我接到Danny Yeo電話,叫我留起八、九樓單位,因為他有三位波友要過來買。那天適逢新加坡國慶封路,他其中一位朋友在下午四時多才趕到,一到場便即時成交,更不斷鼓勵我,說新加坡人能夠在日本扎根非常不容易,為我感到自豪,還與我合照留念。另外兩位朋友在展銷最後一天到場,他們對日本樓並不陌生,之前曾到過日本不少地方視察,但一直搞不通經營民宿的法規,例如一百八十天跟三百六十天的分別,經我詳細解釋後,他們信心大增,認為大阪巨蛋一帶潛力無限, 不愁租客, 決定買入The Peak Chiyozaki Prestige兩個高層單位長線投資。
在新加坡逗留短短幾天,發生了很多開心事,開單固然興奮,但最值得高興的是證明我一直以來做事方向正確,憑着二十五年累積的名聲和專業態度,默默耕耘做好每個盤,過程雖然艱辛,但當你得到認同和讚賞,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