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為選票趕移民 港應趁機搶人才

特區政府應趁機加強宣傳推廣,爭奪那些原本想移居美西方的海外及內地人才轉為來港,以至吸引合適的海外港人回流發展。

英國政府日前發表《移民白皮書》,宣布從多方面收緊移民政策,包括將入籍年期門檻由原來的五年延長至十年、提高入籍者的英語能力要求、引入計分制以衡量申請人對英國的貢獻等等。正如本刊今期報道,新政策預計不僅針對新入境人士,連現時已身在英國、坐了多年「移民監」的BNO港人也可能受影響,打亂其就業以至人生規劃,尤其子女升讀當地大學或須繳交遠高於當地人的學費,甚至連收生標準都可能有別,令他們感覺淪為「二等公民」。

現時於英國執政的工黨立場左傾,當中人權律師出身的首相施紀賢更是出名的「老左派」,對移民、難民問題向來較為寬鬆,包括大力反對前朝保守黨政府提出,將部分非法移民送往非洲國家盧旺達的計劃。但如同許多美西方的政黨和政客,競選時發表的政綱和承諾,往往到勝出了選舉,正式上台執政後,很快便可忘記得一乾二淨,以至一百八十度轉軚。

工黨決定大幅收緊移民政策,表面原因是移民人數近年實在增長得太快,去年一年內已超過八十萬人,此數字還未計算經海路偷渡入境的非法移民,結果導致英國的房價、租金和物價飆升,公共醫療及教育服務供不應求。加上英國經濟自疫情後就沒有好過,近年再先後受到俄烏戰事及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在僧多粥少之下,移民增多自然會影響當地基層以至中產就業,而就業向來是工黨的主打議題。

不過,促使工黨改變移民政策的,主要還是政治與選票利益。新冠疫情、俄烏戰事、通脹問題,再加上移民過多,助長英國的極右思潮興起。去年一宗黑人青年殺害白人女童的案件,迅速引起全國多處反移民暴力騷亂。在月前舉行的國會補選及地方議會選舉,主張反移民的右翼英國改革黨取得歷史性佳績,在多區擊敗了左翼工黨及中間偏右保守黨的對手。

工黨去年大選取得勝利,底因是保守黨太亂太爛,而並非自身的政綱吸引或表現特別出色。面對民心思變和改革黨這個新興右翼對手,自然要急急往右轉以爭取更多支持,希望可在下次大選保住執政地位,現時未有投票權的外國移民和BNO港人難免被犧牲。

類似的右傾、反移民浪潮絕非英國獨有,美國右翼總統特朗普的上台,過去幾個月法國、德國、奧地利和羅馬尼亞舉行大選的結果,以及加拿大與澳洲先後收緊移民及留學生政策等等,乃整個西方社會的大勢所趨。特區政府應趁機加強宣傳推廣,凸顯香港的包容開放,爭奪那些原本想移居美西方的海外及內地人才轉為來港,以至吸引合適的海外港人回流發展。但對於一些有黑暴背景、拒絕接受香港為中國一部分的人士,就請他們繼續留在英美當二等公民罷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