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息有助樓市 經濟挑戰未止

許多分析指出,息口只是影響樓價的眾多因素之一,多項不利樓市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

終於等到了!美國聯儲局上周宣布減息,而且減幅為半厘,超出部分市場人士預期。金管局隨即按照聯繫匯率機制下調港元基準利率,為二○年疫情後首次。多家本地銀行亦先後調低最優惠利率,雖然減幅大多只有四分一厘,沒有跟足美國,但最重要是讓市場看見相信是高息時代的終結, 對本港的樓市、股市,所有有借貸需求或債務負擔的企業和個人,都是引頸以待多時的好消息。

影響最直接的是樓市,利率回落,供樓人士的按揭開支減少,自然可刺激需求。多家發展商紛紛推出多個新盤和貨尾單位,二手市場有個別業主封盤加價,連帶居屋等資助出售房屋亦多了市民關注。減息除了有利供樓人士和一二手物業銷售,亦有助減輕發展商和承建商的利息支出,紓緩物業發展及建造業界近期面對的資金鏈斷裂和施工量銳減危機,對基層建築工人也有一定幫助。

若樓價可因減息而止跌回穩,對其他行業,尤其是依賴抵押物業來融資的中小企也是一大喜訊,可減少利息開支及被銀行call loan的機會。零售及餐飲業界期望減息可刺激市民的消費意欲,更理想是港元隨美元減息而轉弱,可或多或少降低港人的外遊意欲,進一步利好本地消費。

但正如許多分析指出,息口只是影響樓價的眾多因素之一,多項不利樓市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其一是供應量多,現時發展商手上可賣而未賣的單位多達四、五萬個,未來三至四年的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亦有逾十萬個。還未計算政府有意增加資助出售房屋的比例,協助更多中低收入家庭置業。雖然公私營住屋市場的客源不盡相同,長遠總會互相影響。這解釋了為何港股在減息後上升了三百多點,但多隻地產股卻逆市下跌。

其二是本港實體經濟情況未有、亦未必會隨減息而顯著改善。人口持續老化、港人北上消費和網購成風、內地旅客旅遊模式轉變等,未來只會變本加厲。企業老闆和打工仔收入無法增長,自然就無力買樓。特區政府大力招商引才,暫時看來對樓市幫助有限,不少新來港專才及留學生都是選擇租樓,再者內地經濟也不好,尤其想調動大額資金來港越見困難。

左右樓市的第三項不利因素正是外圍情況。不少人估計內地經濟需要五至十年時間,才能完全消化房地產泡沫爆破和「地方債」問題的影響,期間還要應對美西方的貿易打壓。國際方面,聯儲局正是擔心美國經濟會「硬着陸」才加大減息力度,還有「狂人」特朗普會否重新上台帶來的變數。在疫後增長強勁的印度、東盟等新興市場,近期亦有放緩跡象。最新還有俄烏戰事擴大及以巴、中東局勢升溫等等。

減息周期開始,無疑對本港樓價和樓市交投有支持作用,但整體經濟面對的嚴峻挑戰未止,苦日子仍遠未過去,市民、企業及政府都不能鬆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