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凌駕經貿 港須調整策略

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會在短期內於馬來西亞吉隆坡,開設特區第四個駐東盟國家的經貿辦。

隨着美國總統選舉逼近,美方對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及科技打壓亦持續加劇,香港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肯定難以獨善其身。最新發展是美國國會以大比數通過《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授權美國行政當局對香港的高度自治進行「認證」,並可藉此單方面關閉三個(華盛頓、紐約及三藩市)特區駐美國經貿辦或取消其特權豁免。

其實美國政府向來都有權,過去亦曾以種種藉口任意驅逐外國的駐美人員,以至查封境內的領館設施,有關法案純屬畫蛇添足的政治小動作。不過,美方近年不斷粗暴干預屬於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肆意抹黑「一國兩制」和香港的國際聲譽,將對華及對港貿易政治化、武器化,香港各界都必須齊聲強烈譴責。其中中國外交部更警告,若美方膽敢關閉香港經貿辦,必將遭到中國堅決反制。

美國對中國包括香港的打壓,乃建基於「新冷戰」格局思維,不會隨選舉結束而停止。在美國民主黨臨陣易將後的首場總統選舉電視辯論,兩黨候選人就繼續拿中國問題說事,藉此討好選民和攻擊對手。

共和黨特朗普重申上任後會對所有外國進口商品,包括中國貨大幅加徵關稅,又聲稱之前的加稅措施為美國政府帶來龐大收入,讓當地民眾得益。民主黨賀錦麗質疑加稅受損的是美國的中產消費者,但同時又指控特朗普在任時批准對華輸出大量晶片等高科技產品,助長了中國的科技、經濟及軍事發展。反映無論最後由誰人當選總統,中美經貿關係都難有顯著改善。

美國不僅自己打壓中國,還會威逼利誘其他盟友以至中立國家一同歸邊反華。繼歐盟之後,早前加拿大亦宣布對中國生產的電動車及鋼材大加關稅。其實加國向來只從事美國車廠的代工生產,甚少自家汽車品牌,加稅不單有違杜魯多政府對環保減碳的承諾,對當地消費者不利,更甚會引發中方針對加國農產品施加報復,是損人不利己的行徑,但在美國施壓下加方也沒有太多選擇。

本刊之前已多次警告,面對急速惡化的國際政治和經貿環境,特區政府及本港商界必須迅速調整策略,減少對美西方貿易以至金融體系的依賴,加快配合國家的高質量內循環經濟和「一帶一路」發展倡議,加強與東盟、中東等地的新興國家,以至中亞、非洲等南方世界的經貿關係。

現時香港共有十四個駐外經濟貿易辦事處,當中九個位處歐美,另一個駐日辦也為美國盟友,即使沒有今次「認證」風波,也有必要將策略與資源重新調整,變革求存。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宣布,會在短期內於馬來西亞吉隆坡,開設特區第四個駐東盟國家的經貿辦(其餘三個為新加坡、泰國曼谷和印尼雅加達),方向正確,體現了三中全會的提質求變精神。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