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招攬人才 必須嚴打造假

 

香港的專上教育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是唯一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將香港建設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具體措施包括:將政府資助院校的非本地學生限額,由過往最多佔全體學生兩成,提升一倍至四成(但不減本地生學額);增加多個獎學金計劃的名額,尤其針對「一帶一路」國家留學生;以及在四年內增加約一萬三千五百個大學宿位,以照顧本地與非本地學生的需求。

香港的專上教育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是唯一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一直以來都有不少海外和內地學生來港升學、交流及進行學術研究,豐富了本地院校的人才庫和教學環境。部分留學生畢業後會通過不同的計劃留港就業、創業,以至落地生根,對本港經濟及紓緩人口老化作出貢獻。即使他們選擇返回本國或內地發展,在對外說好香港故事、說好中國故事,以及加強內地同胞對香港的認識,促進香港與內地和海外長遠經貿合作等,都有莫大裨益。

近年美西方反華情緒升溫,收緊了中國留學生的入境簽證,甚至將一些創科專才及幹部子女當作間諜審查;加上《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過往政治化的大學校園回歸平靜,歧視內地生情況大減,都吸引了更多來自內地,以至之前在美西方留學的內地學生轉為來港。

然而,香港專上教育產業的興旺,也催生了相關的假學歷、「黑中介」產業。多間本地大學近月先後發現數以百計的懷疑假學歷個案,部分已證實造假及轉交執法部門,大部分都涉及內地生,由學士課程以至博士研究生都有。網上的假學歷及「黑中介」廣告資訊氾濫,令人感覺有關個案僅屬冰山一角。

假學歷及「黑中介」不單涉及公平問題,影響涉事學生前途,相關院校的教學及科研質量、資源運用,以至校譽和國際排名,更甚會威脅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目標,令到所有「港產」大學生及科研人才的質素和誠信都備受質疑。事實上,「高才通」計劃,也被指存在不少假學歷、假資歷、假住址、假受僱和「黑中介」個案,當局必須設法嚴打。

教育局與各大學已表明對造假行為零容忍,如發現造假會即時取消學席及轉交兩地部門依法跟進。但部分大學的審核資源和經驗有限,資料未能互通,亦不排除有個別院校或學系為了「谷人數」及資源分配考量,對造假問題隻眼開、隻眼閉。當局必須加強監管,不能完全依賴大學把關。

特區政府可考慮成立專責官方機構或認可制度,統一協調各大學的非本地學歷及資歷審查工作,尤其是與內地教育機構以至公安機關加強聯繫,聯手打假。有關機構可進一步扮演官方升學中介的角色,統籌各大學的海內外推廣和招生工作,定期舉辦路演及更新升學資訊,包括向有意報讀者講解香港相關法律及造假的後果,從而淘汰、杜絕「黑中介」活動,提升香港教育產業及招攬人才工作的質和量。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