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經濟 │ 楊立門

要衡量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有幾個「臭氣指數」很重要,包括公共廁所、明渠、垃圾收集站和公共街市。香港的市政經過多年努力,我認為這幾個指數應該尚算合格。今天已得到「局部保育」的舊灣仔街市,我兒時的印象並不佳,魚肉攤檔血污滿地,活雞鴨宰殺後用來拔毛的那一大鍋沸水臭氣薰天。今天的公共街市衞生情況和通風設備已有很大改善,基本上已杜絕惡臭。最近立法會審視預算案,我看到食物環境衞生署披露了有關各區公共街市的統計數字,發覺大部分的出租率達到八成以上,以今天零售市場的不景氣,已算不賴了。

啟德郵輪碼頭本來極具潛力發展成大市集。

領展管理的那幾十個街市,檔次明顯比食環署或房屋署的街市高,布局、照明和整潔程度都較優勝,唯一缺點可能就是貨物的售價偏高。我對領展街市的營運未有充分了解,只覺鴨脷洲村的「鮮活街市」很不錯。它面積不大,但它嘗試仿效外國那種集街市、市集和飲食於一身的綜合發展,給人不一樣的購物體驗。營運者有勇氣把食店和小商店設在街市檔攤周邊,表示對街市的衞生程度有信心,不會有有異味騷擾食客。在外國,這類市集很普遍,其中表表者要數倫敦的Borough Market,十多年前翻新後已成為一個十分興旺,旅客必到的地標。

香港有沒有條件發展這類市場?現時食環署的多層市政大廈內有乾濕貨街市和熟食中心,但分隔在不同樓層。政府可以考慮在規劃中的街市項目,加入這個概念以作嘗試,甚或物色一個現成的處所,公開招請營運者,打造一個讓鮮活貨物、特色文創小賣店和食肆同時存在的大市集。啟德郵輪碼頭本來具潛力發展成這類大市集,可惜基於規劃上的失誤,願望已落空,那些樓面一直不是丟空便是慘淡經營,是極大的浪費。隨那區的居民和人流開始增加,交通配套(如輕軌)逐漸整備,碼頭大樓的廣闊空間更有無敵海景,絕對應該善用。

香港的海鮮美食聞名於世,所以另一類應該發展的市集,是設有飲食區的海鮮市場。這類市集在日本多不勝數,香港人應該不陌生。香港當然有海鮮餐館的集中地,如西貢、鯉魚門、三聖墟等,但都不完全是零售及餐飲混合的格局。香港仔本是個傳統漁港,但始終沒有形成海鮮餐館的聚群,年前連唯一的珍寶海鮮舫也結業了,令人惋惜。統領全港七個魚市場的魚類統營處,總部就設在香港仔田灣,佔地不小,應該可以闢出一部分發展海鮮零售和餐飲,既可發揮香港仔在地特色,又可成為旅遊打卡點。統營處是個由政府管理,目前仍在營運的設施,這個構思能否成事,就視乎政府有沒有破格思維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