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中國人的民族自信空前高漲,「國潮」應運而生,中國傳統服飾潮流也席捲全國。中國各地的歷史名勝,都有租用漢服供遊人拍照打卡的服務。在大街上或地鐵內,不難見到有全身中式古裝扮相的人(以年輕女性為主),而周圍的人基本上不會向她們投以奇異眼光。不少時尚的服裝品牌也開始設計和售賣一些帶有中式風格的便裝。
目前在農曆新年或特別場合才有人穿漢服。
然而,中式服裝到今天仍只是一種帶有獵奇色彩的時尚,如何讓它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層面,是個大挑戰。這個問題,在女性服裝方面難度較低,因為一來女士的時尚服飾從來較男士多變和多樣化,包容性較大。二來,旗袍或帶有旗袍概念的服裝一直有不少女性穿着,婚宴或典禮上十分普遍,甚至一些女生的校服也沿用這種設計。香港也有人在推行穿漢服,但到目前為止進展仍不理想,他們只能在一些玩票性質的派對上露一手,響應的人不是很多。我認為要做到普及化,首要是把漢服簡化,讓它在「正裝」這個層次取得接受,然後再普及到上班服和便服。
香港和中東的經貿關係漸趨密切,最近常常見到中東人的身影,他們在官式場合一定穿上白袍一道配襯頭巾,瀟灑飄逸,顯出對自身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堅持。中東的油賈王族們的衣裝,用料當然十分講究,但我到中東旅遊時見到普通民眾穿的袍子質料也不錯,讓我十分羨慕,因為它的設計鬆身透氣,是適應沙漠炎熱氣候的傳統智慧。香港男士在商業和官式場合穿的正裝,即套裝加領帶,對亞熱帶的香港來說實在太熱太侷促了。
近年不少男士開始拋棄西裝而穿類似「中山裝」的正裝出席場合,莊重地向自身文化致敬,又可免卻打領帶之苦。但缺點是穿起顯得老氣,偏重深沉色調,設計亦不夠多樣化。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的男主持們穿的中式正裝設計很有心思,是花俏了一點,但可供參考。一個良好的示範,是二○一四年中國作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東道主,為各國領導人縫用宋錦作面料,企領、對開襟、連肩袖的中式正裝上衣。香港幾個服裝品牌也有作這方面的嘗試,如我以前光顧的Blanc de Chine,用料和裁剪都一流,可惜已停業了。今天在Shanghai Tang和來自台灣的Shiatzy Chen仍可找到中國風的男裝,但選擇不多。這兩個品牌的女裝較好,加上專攻中國風設計的Vivienne Tam,女士們要找較時尚的「國風」服,應該不難。
我最想看見的是中式設計能普及到上街的便裝和休閒服層面。相信潮流是有回轉的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