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財之都│ 楊立門

香港是個十分安全的地方,暴力罪行並不多,新增的罪案絕大部分是詐騙案,尤其是透過電子媒介干犯的罪行。

我現在每天總會收到幾個冒稱是香港郵政、政府部門或某快遞公司的電郵,手機又收到無數來歷不明的電話,令人不勝其煩。騙徒們十分「與時並進」,任何時下熱門的網站都被造假版,包括八達通、易通行、旅行社等,最近更在太歲頭上動土,用釣魚網站誘騙收訊人點擊連結進入假的警方「防騙視伏器」程式。最近我已停止接收沒來電顯示的電話,所以連一些正規但不在朋友圈的來電也接不了,給我帶來了很多不便。據聞某大跨國金融機構已向其香港辦事處的員工發出指示,不要再用香港本地電話。

小有小騙,大有大騙,無牌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已騙去了香港人數以億計的金錢。本以為在JPEX的教訓之後,港府應該十分警惕,豈料又爆出有無牌平台進行詐騙。虛幣交易平台的監管,香港在亞洲區內可說是一馬當先,祖國嚴禁一切虛幣交易不在話下,連新加坡也十分謹慎,一直按兵不動,香港接連發生事故,新加坡說不定正在額手稱慶。香港作為成熟的國際金融中心,虛幣這種新時代金融科技產物,無論是好是歹已成為既定事實,為虛幣的發展提供一個安全有序的環境無可厚非,但特區政府這方面可能有點操之過急了。

虛擬資產交易平台Hounax詐騙案,涉及金額共約1.53億元。

政府的監管機制有一個明顯的漏洞,就是證監會有權發牌和監管持牌機構,卻沒權查封不良經營的平台。一般人都會以為,有人無牌經營,政府便須監管,例如食環署職員見到無牌小販也會掃蕩甚至充公其貨物。但證監會最近就Hounax事件向傳媒解畫時說,因為這平台無牌,所以不受監管,聽起來真的有點反智。其實證監會說的是事實,因為證監會跟食環署的分別在於食環署員工對合法(持牌)和非法的販商同樣有執法權,但證監會只能對持牌的平台執行牌照內的規定,對非法平台的取締則是警方才有的權力及責任。警方在這事件上避免曝光也情有可原,因為這種平台的網站通常設在海外,蒐證和調查都不易,更莫說查封了。

即使法例上的不足不能完全歸咎於證監會,他們在預警和公眾教育方面反應遲鈍則是事實。他們九月底已知道有人在Hounax受騙,之後陸續收到舉報,但要到十一月才在網上帖文說它已被列入可疑名單,亦沒有高調公布,讓廣大市民有所戒備。證監會說得對,罪案不是立了法後便不發生,但正正就是這個原因,預防和公眾教育才是最重要。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