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在香港

香港以往有「不夜城」之稱,夜間經濟活動活躍,有茶餐廳通宵營業,酒吧餐廳不時客滿。不過疫情後港人習慣早歸,訪港客量復甦又未如預期,加上港人北上消費成風,以致本地消費市道火力不足,未夠十點條街已顯冷清,唔少餐廳都無奈提早last order。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估計,每逢周末約有二十萬港人北上,業界晚市生意較疫前跌三成至一半。其實香港人一向鍾意出街食飯,傾下講下開心又一餐,不過有食客覺得內地餐飲夠創新,服務亦佳,面對跨境競爭本地餐飲業又如何應對?

美心集團首席營運官(香港及澳門)蕭德威(右)。

早前我搵咗美心集團首席營運官(香港及澳門)蕭德威(Keith)傾下市場走勢,順便了解集團最新營運策略。Keith分享,跨過疫情高峰後,美心集團餐飲生意已回復疫前約八至九成,不過礙於港人提早食晚飯已成習慣,晚市生意仍有待復甦。

為重振本地經濟,政府力谷夜市活動,如向旅客大派一百萬份餐飲消費券;復辦實體美酒佳餚巡禮等,亦有商場加時營業兼推夜間優惠響應,務求吸引旅客同刺激內需。Keith認為延長餐廳營業時間,可以做多一兩轉生意當然係最理想,但實際上都要視乎人流,同埋商場配合。

另一方面,雖然餐飲業正在復甦,但人手荒呢個老問題仍未解決。餐飲聯業協會指,疫前餐飲從業員有二十六萬人,疫情期間流失近六萬名人手,促使本地餐飲業加速運用餐飲科技去克服痛點。

美心集團早於幾年前已積極邁向智能化,旗下科技團隊增至達二百人,研究將科技引入樓面服務、生產同供應鏈等不同層面,務求簡化工作流程,同時減低人力成本。Keith以中菜為例,旗下有五十間餐廳已使用樓面機器人,而手機落單使用率則接近七成;另再喺手機應用程式加入人工智能,如根據會員過往消費模式,推介相應產品。

好多朋友飲茶習慣「剔」點心紙,但據Keith了解,食客正逐漸過渡去手機「click」點心,見得到港人都慢慢適應智能生活;但我同班中環朋友有時則會去大會堂美心飲茶,貪佢仲有點心車,畀我哋懷緬一下以前飲茶嘅模式。

食味創新固然係餐飲業首要任務,但美心進一步增強互動體驗。為鞏固年輕人市場,集團最近推出Web3美食手機遊戲eatie,玩家可透過遊戲贏取禮品或折扣優惠。自今年七月初推出至今,下載量已逾一萬二千次,更連續五日高居App Store香港地區歷險遊戲類前十名。

集團目前有近八十個品牌和超過一千九百家分店,分布全球各地,涵蓋中、西、日本菜、快餐、西餅同麵包等;另亦成功引進多個特許專營品牌,如星巴克店數目已達到九百間;而燒肉LIKE僅僅開幕三年,亦已火速開設十五間分店。美食反映一個地方嘅文化同創意,香港一向中西薈萃,相信能夠憑多元化飲食創出獨特味道。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