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的網絡化生活

又到青年學子暑假交流的旺季,而且恢復通關後,港人「北上」吃喝玩樂已成為「新常態」,這篇文章便談談「北上」應有的電子準備吧。

首先,對於經常「北上」的讀者,強烈建議大家開通一個內地電話號碼及內地上網服務,否則是融入不到內地生活的,而且處處也會感到不便。筆者經常在內地的高鐵站或動車站外,看到售票處大排長龍,如果懂得網上購票便能夠節省大量排隊等候的時間了。內地的飲茶店也一樣,要是懂得手機下單,便可以提前選購,不用在店內排隊及等候了。內地生活的電子化程度,是遠超香港的。

此外,強烈推薦一些必備的Apps,不用很多,常用的有五六個,就基本能夠應付在內地短線旅遊了。

首先是微信,這不但是個通訊軟件,或大家所熟知的支付工具,事實上還融合了很多應用功能,例如現時過關需要的「黑碼」,便可以在微信上開啟。然後是百度地圖或高德地圖,這不止是個地圖,還是一個搜尋商店及最方便的電召車工具,沒有這個地圖的話,要在外邊打車也不容易;美團與商戶高度結合,實際上是個網上商城,可以輕易地在酒店點外賣,而且不止是買到飯餐,還能夠買到蔬菜水果、藥品及日用品,即使是線下的服務,例如卡拉OK或按摩等,在美團上一般也會找到折扣價;建議還安裝攜程,可以一站式訂酒店、機票、高鐵票等。

說實話,這些內地常用的Apps,在香港或海外也能夠找到差不多的應用程式,但內地的Apps就是功能豐富太多了,而且能夠與實體的商戶及服務高度結合,這是香港或外國完全比不上的。我也問過內地的IT朋友,既然內地的應用如此強大,為何又不積極進軍海外?一來是內地的市場已經夠大,而且競爭激烈,未必有足夠的資源和精力開拓境外市場;而且近年內地的網絡應用經常遭受外國政治勢力的打壓和針對,這種政治風險是難以解決的。

內地的經驗證明了,網絡應用能夠大大提升生活上的選擇與效率,對促進經濟發展和消費也有很大幫助。相較起來,香港的網絡化生活是落後了一個時代的,如何才能跟得上內地呢?期望內地的IT企業更積極開發香港市場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