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符預期的真相

雖然說外媒,尤其是有官方背景的西方外媒,一直以來對中國的態度也甚為負面,甚至算是刻意「唱衰」中國。但近來也有不少朋友注意到,外媒唱衰中國的力度似乎加強了,關於中國經濟的負面報道或分析愈來愈多,似乎是要營造一股中國經濟「唔掂」的輿論氛圍。

外媒憑甚麼說中國經濟「唔掂」?一個主流的外媒觀點,是指中國經濟上半年的增長率不符預期。今年第一季,中國經濟按年增長四點五巴仙,第二季按年增長六點三巴仙,上半年則按年增長五點五巴仙,而依據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在二○二三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為五巴仙,只看上半年表現的話,中國明明是「超標」了,所謂不符預期的說法,從何談起?更何況,多數人也判斷,隨着疫情的影響愈來愈淡,中央政府刺激經濟的力度愈來愈大,中國下半年的經濟表現很大機會較上半年好,全年五巴仙的經濟增長目標必定能夠超標實現。

如此說來,鋪天蓋地的所謂「不符預期」,究竟如何談起?原來,前幾個月,西方的金融機構及專家學者紛紛唱好中國經濟強勁復甦,普遍給出了高於百分之七的經濟增長目標,所以當第二季的增長只有六點三,上半年的增長「只有」五點五,外媒便出來炒作,認為中國經濟是復甦乏力,給出了一個「低於市場預期」的結論。

不要搞笑了。經濟增長率達六點三是一個怎樣的概念?美國第二季增長率是二點四,英國第一季經濟增長率是○點一。簡單來說,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幾乎是美國的一倍,是英國的數十倍。英美外媒竟日日夜夜說中國經濟增長不符市場預期,英美經濟卻較預期為好,說出來難道不會臉紅嗎?與其那麼關心中國經濟狀況,何不更多關心一下自己的英美祖國?

我們都記得,中央在去年底至今年初才大幅開放疫情防控措施,疫情所帶來的影響仍未完全消退,在這樣的背景下,仍然取得按年增長五點五的成績,經已是優等生的「超班」表現,充分體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底氣及活力,絕不用妄自菲薄,千萬不要被外媒輕易誤導,而且下半年的經濟表現很大機會還會更好!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