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與果糖 | 陳以誠

華南的中國人容易有脂肪肝,因為十分一成年人帶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應由醫生診斷、覆診,每年驗血(包括:肝功能、甲胎蛋白)、做腹部超音波,肝臟纖維掃描,用藥治療。

醫學進步,重視預防,1988年開始所有香港嬰孩出生後,便即時接種乙肝疫苗,若孕婦帶乙肝病毒,更要為初生嬰即時注射乙肝球蛋白。當然仍然有很少數青少年是未能建立對乙肝的抵抗力,要補打預防針。但是乙肝之外(及較罕見的丙型肝炎),引致脂肪肝的因素原來與飲食有關。醫生叔叔認為食物中最重要的元凶不是脂肪,而是果糖。

果糖存在於水果、蔗糖和蜂蜜中,是一種容易被吸收的單糖(像葡萄糖或乳糖),但甜度更高(是蔗糖的1.7倍),不經胰臟代謝,不刺激胰島素分泌、果糖對血糖影響較少,不過仍然是有。

研究發現,果糖的新陳代謝路徑與其他糖類不同,是直接由肝臟儲存成脂肪,然後再引發如三酸甘油酯升高、胰島素抗藥性增加等不良反應。

科學研究發現,食用過量果糖會造成肝細胞傷害,因為肝臟處理果糖的程序就會提升脂肪肝的發生機率,甚至會影響肝臟基因排列,可能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由於高果糖糖漿不會刺激胰島素與瘦素產生,無法產生飽足感,所以很容易過量攝取。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攝取過量果糖,不僅會有脂肪肝,造成肥胖,血壓升高、代謝症候群,更可引致失智症與癌症。

醫學研究也指出,每天喝含1-2份高果糖糖漿飲料(例如汽水)的人,比一個月喝不到一次的人,患糖尿病的機會增加26%,代謝症候群增加20%,高尿酸症(引致痛風)增加85%,也增加腹部脂肪(中央肥胖)和壞膽固醇(引致血管閉塞)。

雖然在炎炎夏日,人人都喜歡消暑解渴,隨時飲幾杯涷飲,但醫生叔叔建議要全面減少飲食果糖,例如:紙包飲品、手搖杯飲料或含糖飲料如汽水,而且,千萬別被「低糖」的用語騙了,一盒500毫升的低糖飲品(每100毫升少於5克糖)含糖量可以高達25克,相當於5顆方糖,已經是一日可以吸收的一半份量。請多飲湯水或礦泉水,最好自帶清水,減少吸收果糖。

新鮮水果要吃,減低大腸癌風險。研究更指出每天吃一至兩份水果的人,和沒有吃水果的人相比,糖尿病風險降低45%!正常健康的人每天吃2至3份水果,可以降低糖尿病風險,但長期攝取5份或以上就要小心。

脂肪肝及糖尿病人要減少吃西瓜、蜜瓜等極甜的水果。重點是避免飲果汁,一杯橙汁纖維不多卻有4個橙的果糖,而我們可以一口氣飲幾杯橙汁,吸收太多果糖,便提早出現脂肪肝。

醫生叔叔有些10歲病人已有脂肪肝,請家長小心,兩歲至青少年每日添加糖不得超過25克,也不應超過每日攝取總熱量的10%,更要注意體重指數,避免肥胖。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