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 岑信棠

肥胖成為最常見的亞健康狀況,三月三日是世界肥胖日,衞生署呼籲市民關注肥胖問題並培養健康生活習慣。根據二○二○至二○二四年度的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本港十五至八十四歲人士之中,約三成屬肥胖,約兩成超重。調查亦發現,接近四分一的十八歲或以上人士,體能活動量不足。學生方面,二○二二至二三年度為中小學生的免費周年健康檢查發現,分別約兩成小學生以及約兩成中學生超重。衞生署發言人指出:「肥胖是多項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心臟病、中風、二型糖尿病、癌症、肌肉骨骼疾病及睡眠窒息症。」同時強調:「當攝取熱量多過消耗,肥胖的情況便會出現。為達致及維持健康體重,署方鼓勵市民保持均衡飲食、多做體能活動和減少久坐的時間。」衞生署自二○二二年起舉辦「日行萬步」活動,鼓勵市民將步行這種簡單的體能活動融入日常生活。

大量研究證實體力活動的好處,一般建議是每周有五天進行每次至少三十分鐘的中等強度體力活動,或每周總共一百五十分鐘的中等強度體力活動。這可以包括散步、騎固定自行車或做瑜伽等。但是香港的繁忙都市生活,令很多人都無法或沒有動力在閒暇時間進行體力活動及鍛煉,達到每周一百五十分鐘的中等強度體力活動的要求。

對未能達到這要求的人,幸好還有可行的折衷方案。近年的研究發現,小量的運動也能夠帶來好處。這方面的研究界定「高強度間歇性體力活動」(vigorous intermittent lifestyle physical activity, VILPA)為日常生活中進行的短暫劇烈運動,例如快速步行、慢步跑、步行上坡或爬樓梯、與孩子玩耍、搬運輕物等。最近幾年這方面的研究顯示,與沒有進行VILPA的人群相比,每天只需三至四分鐘的VILPA即可顯著降低各種成因導致的死亡風險。

二○二二年十二月於《自然醫學》發表名為「穿戴式裝置測量的高強度間歇性體力活動與死亡率的關聯研究」報告,利用英國載有五十名參與者的大型生物醫學資料庫的數據,檢驗了VILPA與非運動者死亡風險之間的關聯。研究發現VILPA者的全因死亡率、癌症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均下降四至五成。

研究團隊指出,VILPA既簡單,又安全,不需要任何設備或特殊的健身課程,只要形成習慣,便可以持久進行;對那些無法或沒有動力在每天騰出三十分鐘閒暇時間用作體力活動的人群來說,每日進行少量VILPA可能是保持健康的有前景措施。當然,每天進行三十分鐘運動仍然是現時的最佳建議及選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