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胃消暑的黃皮鴨|黃錫榮

我們有位超一百歲的高齡客人,平日精神抖擻健步灑脫,店裏多有相熟客人好奇探問老人家的飲食習慣,每次都來吃些甚麼菜餚。這也難怪,如此「壽而康」之人,他的飲食習慣必是大家爭相模仿對象。雖說是良事,但未經同意實在不可相告,這是從業者的操守。

談到潮汕人的飲食習慣,從清晨的一碗白糜,到黃昏五點的晚飯都是三餐準時定食。從簡單的鹹菜、菜脯,到豪華的山珍海錯,平貴皆宜。從茶三酒四,到千百人的土門做桌,歡聚時刻人數是多多益善,也少少無妨,潮汕人還有一個奇葩的現象,大部分人都超喜歡吃禽畜類的內臟和下欄,頭與掌翼或邊料都比肉貴。

潮汕人的飲食習慣着重一個味字,所有菜品皆為突出其原味進行烹煮,調味也非常鮮明,鹹是鹹、甜是甜、清時至爽、濃而香鬱,令舌尖久不能忘。

近期天氣異常焗悶,我連續講了幾期用蔬果做的食制,希望可為大家消消暑,當然這也只是個人見解,不足之處望大家不嗇賜教。

今期做一個「黃皮燜番鴨」。潮州人甚少用黃皮做菜,我的分享是出自個人喜愛。首先準備一隻三斤半左右(光鴨淨重)的番鴨和黃皮(去核減少苦澀味),其他配料:子薑、蒜頭、乾蔥頭、陳皮、少量香料(桂皮、八角、草果)。

做法如粵菜的碌鵝次序,先將鴨用老抽上色,乾蔥、薑、蒜用油爆香後撈出,然後放入番鴨煎至全身金黃色,鑊底放一塊竹笪,放上鴨和所有配料,用紹酒、生抽、魚露、蠔油調味,開大火滾後用文小火燜約五十分鐘便完成,食用時斬件,淋上調味收好的湯汁便可,我較喜歡待鴨煮好微暖之時手撕而食,更有一番不同的口感之悅。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