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之旅第二站大理。大理是一個神秘又充滿傳奇色彩的城市,查良鏞查大俠的小說《天龍八部》令更多人對這個地方引起關注和嚮往。
有着六百年輝煌歷史的大理國段氏後人如今未能相遇,卻在當地導遊口中得悉,另一個近代大氏族嚴子珍(本姓楊,但幼年喪父,母改嫁嚴家,因而改姓嚴)的嚴氏,大理喜洲人,民國白族富商,喜洲商幫「永昌祥」商號創辦人。關於嚴子珍的發跡史為當地人津津樂道,抗日時期「永昌祥」的愛國捐獻更是人們津津樂道。
來到大理,必須品嘗一餐地道菜式,大理的飲食文化以白族傳統、多民族融合、蒼山洱海地理環境和酸辣風味等為代表性特點。
我選的餐廳是當地黑珍珠推介的「天龍閣」,整體菜品很適合廣東人口味。
乳扇,是一道由蒙古騎兵統治大理時留下來、眾人喜愛的食品,可用牛奶或羊奶,做法多樣,既出現在高級餐廳也在市井路邊。
酸辣銀魚,洱海的銀魚是八十年代從太湖外來品種,銀魚提升大理經濟價值,但即年生死的銀魚屍體污染也成了洱海負擔,因此休漁期間也可捕獲,銀魚的高蛋白營養與用酸木瓜絲的滇式酸辣是最佳配搭。
天龍小麻鴨,做法似粵菜琵琶鴨,鴨皮酥香、肉質鮮嫩。
茉莉花洱海蝦,將花與小蝦高溫油炸,略嫌味道稍淡,但也是很好的下酒菜。還有青椒牛肝菌、油雞樅蒸肉餅、諾鄧火腿、雲南氣鍋雞、青花椒魚片等等,大家若去大理,請不妨一試。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