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了的甜麵湯|黃錫榮

在我讀小學時,學校旁邊有一家麵湯店「東仔麵店」,店名的來由是其父親名字中有個「東」字,父親開設麵店,但那時的「檔口仔」並沒有招牌,到兒子接手了,搬入舖自然要有個正式店名,因而命名「東仔」。

在當時的社會不甚講究環境衞生,大家都是手上捧着一碗麵,一字排開蹲在店面前的長條也叫長櫈上(潮汕人蹲在長櫈的進食行為,在那個年代非常普遍)便吃起來,論食物質素比起現在的真是一般般,五分錢一碗的價錢,那來這麼多的要求,但給予我的那種滿足感,至今記憶猶新。

春秋二祭是我炎黃子孫何等大事,春指清明時、秋指重陽,讓我輩等以誠心祭祀先人祖先,今年清明正日我亦抽時間回鄉祭祖。拜祭禮畢,突然有人提議去東仔食碗麵,我頓時也來了興趣,畢竟也想重溫一下四十年前的回憶,也想了解一下,一個簡單的麵店是如何在鄉村中堅持半個世紀之久。

甫入店內,見到一個正在擀麵的老者,原來正是當年的「東仔」,而現在掌舵人已由其兒子接班,一碗麵、三代人,歲月的洗禮沒有改變當初味道,不同的是人和事。

今期特意帶一些潮州生麵回港做了一個「甜麵湯」分享給大家。生麵的保鮮方法是將其分為小份,置於急凍格內可以存放很久,先用蔗糖或加點薑片煮個糖水,生麵在滾水略煮即熟撈起放在糖水中即完成,雖是簡單的食物,卻有不尋常的味道,當然麵本身才是優劣的關鍵。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