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鴨|黃錫榮

在我從事餐飲行業開始,一路上就有許多前輩和摯友對我無私的提攜、義無反顧的支持,幫助我事業的發展和啟發我在菜品中的創意。陳太太是其中一位對我全家關懷備至的長輩。她是一位有學識的大家閨秀,在家庭優裕的環境成長,影響所及,自然對飲食有更豐富的閱歷,平時空閒之餘,她給我在菜式和食療(陳太太一直都有閱讀及研究《黃帝內經》的習慣)方面做了很多點睛之筆,老人家已離世十多年,我一直都懷念着她。

二十多年前,陳太太送了我一套陳夢因先生的《食經》,我受益匪淺。陳夢因先生是香港第一代食家,也是美食文字工作者的祖師爺,在《星島日報》擔任總編輯期間,以筆名「特級校對」撰寫美食專欄。我是看了他的《食經》後,才懂得食經與食譜的區別,我為能在同一集團旗下刊物與大家分享一些淺薄見解,感到很開心。

今期與大家分享《食經》裏的一個菜式:燉金銀鴨。

材料與做法簡單,但味道卻有驚喜,首先準備上等臘鴨、米鴨(老身點)各一隻,正天津白菜三斤。

白菜洗淨打直切塊氽水放入大燉盅,米鴨汆水後用鑊少油煎至表皮金黃,然後放在白菜上面,臘鴨用薑蔥、酒水烚後也放入燉盅,加入泉水(水與肉菜的比例約一比一)隔水蒸三個半小時。

最後撇掉湯上的鴨油便可享用,此菜呈現多層次鴨香,臘鴨本身已有鹹鮮味,不須添加調味料,天津白菜則吸收了雙鴨的精華而變成主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