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運算能力不復當年,是年事漸大,還是腦筋動得少而致遲鈍?現在除了一一如一的「九因歌」仍琅琅上口,加減乘除的基本算術在腦海中推演得越來越慢,於是更依賴手機上的計算機App解題,越依賴計算機,腦算能力越來越弱。
站在日本福岡一家大超市的攤位前,看着價錢牌,心中默唸價位除個數,試圖計出每個乾柿賣多少錢。這是簡單除數,但在腦海中算來算去,也算不出所以然來,死死氣掏出手機,兩三秒得到答案:石川縣的紅柿乾,每個六百四十八日圓,折合約三十二港元。
貴嗎?在當地買一個當造的新鮮大柿子,一半價錢已經買得到。不過,日本已是隆冬,柿子其實過造了,雖然市場還有新鮮柿子,但都屬水尾,而在秋天收成風乾曬製的柿乾,也早已上場賣了一段時間。
小時候在香港的藥材店有扁扁的柿餅,不僅黑鼆鼆,而且積滿灰白的「塵垢」,十分核突!後來當然知道那些是發自柿子本身的柿霜,但放在路邊不知多久,柿霜也着實蒙塵了,但它比日本柿乾便宜得多,買回家除了用清水沖洗外,還以大熱滾水浸一下消毒殺菌才吃。
近幾年,內地來的柿餅漂亮得多了,色澤紅潤悅目,價錢與日本和韓國柿乾依然有一段距離,屬抵食之選,但買回家沖洗浸熱水,竟然浸出一盆橙紅色的水來,嚇得以後幾便宜都不敢買。
看過很多短片介紹日本人如何曬製柿乾,當然明白有些影片經過美化,但多少看到有譜。更重要是我們在市面上買到的日本柿乾,曬製得賣相十分好,乾淨企理,浸洗時沒有甩色,極有柿味。毫無疑問,日本人的嚴謹和執着,以及工夫之仔細,才成就一個「極上」柿乾。一分錢,一分貨,是從古到今,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
用手機上網計算兌換率之後,算出這盒二十個紅柿乾折合港幣約六百五十元(圖),為之咋舌。遺憾是不設散賣,整盒買實在肉赤。結果貪戀地多看兩眼便依依不捨離去,安慰自己「睇咗當食咗」!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