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慶祝生日,想找一間未光顧過、有點質素的餐廳。秋冬時份,蠔是時令食物,特別肥美,經過資料搜集和篩選後,決定光顧銅鑼灣「牡蠣小屋」。一直很佩服日本料理中,靠一種食材開一間店的傳統,賣鰻魚就是賣鰻魚、賣牛舌就是賣牛舌。蠔的變化相對下已經算多,有刺身、天婦羅、火鍋等做法,想想也流口水,對這一餐十分期待。
一坐低,先感受到吃蠔專門店的氣勢,連點瓶啤酒都是蠔啤,坦白說蠔味我就不覺有了,卻是一瓶非常濃郁的黑啤。見該店有「令和之怪物」,原本也想點生蠔刺身,但得知此店招牌菜,是鐵盒蒸生蠔,立即先試這個。蠔蒸後變得漲卜卜極為飽滿,還滲有點點清酒香味,咬下去蠔的甜汁溢出,好吃到人都化掉。
「牡蠣小屋」的招牌菜鐵盒蒸生蠔,蠔身漲卜卜極為飽滿,咬下去蠔的甜汁立即溢出,好吃到人都化掉。
去到新餐廳,我通常會觀察其他食客吃甚麼,作為參考。可能因為這幾天氣溫下降,最多食客吃過蒸生蠔,便追加生蠔火鍋。惟觀乎賣相,店家可真是跟足日本鍋物的傳統,就是以蔬菜為主,蠔的份量顯得不多,引不起想點的念頭。
翻翻餐牌找靈感,竟被其他日式料理吸引過來,點了很多與蠔無關、但我又很有興趣試的菜式:鯖魚板壓壽司,在香港壽司店中相對較少供應,這種關西名物,我第一次在大阪光顧180年老店「本福」後便立即愛上(可惜此店已結業多年)。「牡蠣小屋」的箱壽司,我形容是不過不失,你絕不會覺得他做得差,但我覺得鯖魚熟成後沒有提升鮮香,醋酸也未有很大很大的提升了我的胃口。
鰹魚稻草燒,情況亦有點類似,香港較少餐廳供應,店家肯做已是誠意,但鰹魚燒得香氣不足,吃起來「到喉唔到肺」,可惜可惜。反觀此店的爐端燒,特別是燒鳥,就有接近日本居酒屋的水準。晚宴最後回歸蠔的懷抱,點了一度牡蠣忌廉意粉,也是不俗。
在香港,要像日本餐廳那麼堅持、全店只賣一種食物,是近乎不可能(除非店家不怕執笠),能像「牡蠣小屋」這樣,以蠔作為招牌菜,再配搭其他相對有水準的日本料理,已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