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繁花 | Serena Yau

「種花得花,種豆得豆」,八隻字講出了「因果」關係。唯我好似擺脫了因果法則,種甚麼都可以得個「吉」。

一直有心栽花,淋水施肥曬太陽無微不至,偏偏花兒不領情,始終狠心「謝」絕。某天頓悟不想再以「愛」摧花,我也就決定換個方式,將「愛」挪移到雕刻得栩栩如真的翡翠花卉上。

翡翠裏的「花」,種類當然不及現實繁多,並非玉匠雕刻不出,而是作為人文精神載體的翡翠,雕畫的花朵最好具備吉兆或者寓意,對象無奈有所限。

以「花」為題的翠雕,譽為「花中之王」的「牡丹」曝光率最高。劉禹錫話「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白居易講「絕代只西子,眾芳唯牡丹」,牡丹花有幾驚艷,知啦!

造工精緻傳神的翡翠牡丹,姿色媲美真的牡丹外,還包含着尊貴、興盛和好運等意思。如此祥瑞欣榮,即使不賞花,都唔會mind有盤翡翠牡丹看門口。

象徵「榮華富貴」,牡丹花當之無愧,那麼「清幽」的代言人,無出其右必然屬於「蘭花」。

「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不芳」(孔子•論語),「春蘭如美人,不采羞自獻」(蘇軾《題楊次公春蘭》)皆講出了「蘭花」在文士心目中所象徵的人格。這種獨立芳雅的格調,跟翡翠予人內歛婉約的感覺不謀而合,玉匠拿翡翠來雕呈蘭花,不過是順應造物者用心。

既然上天幫你選好材料,加上蘭花有剔勉我們要持德自重之意,「蘭花」緊隨「牡丹」成大家常見的翠雕,理由滿滿。

翡翠的低婉對應了蘭花的清幽,她的另一特質澄明透亮,就與北宋學者周敦頤筆下那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暗合。

「蓮花」的高潔,最妙是由水潤明淨的翡翠來present,有此領悟的玉匠,雕刻蓮花自懂選擇冰透無色的玉料。配上非凡工藝,成品秀麗端莊,宛如真蓮花般濯青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用翡翠的潔淨無垢,託化出蓮花的通直純潔,日夜戴賞着,潛而默化之下,人格好難崩壞。

還有寓作「隱逸無爭」的菊花、代表「喜報連連」的梅花也不時散見於翡翠雕刻上,愛花的姿色或寄喻的朋友,不愁找不到本命。

翡翠雕成的花,不用担心澆水、日光、施肥等問題,還常年長開兼蘊含着各種不同祝福和託寓,愛花又不會種花者如我,放一尊在家欣賞係一舉幾得嘅。

之不過be fair,「花」不應止於提供「視覺」的享受,還需給人「嗅覺」的體驗。細嗅種種芬芳馥郁、幽淡漂渺的花香,也是賞花之樂,可憾翡翠雕成的花只活色養眼,不生香沁人。

小妹唔係怨翡翠無香,只恨自己栽花不成啫!𠵱家唔使種就有花可賞,仲敢奢求「弄花香滿衣」咁詩意咩?做人,要「知足」先得㗎!

你有沒有種花的才華?我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