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晚快活谷夜賽,我跟一眾好友獲馬主Y太太邀請,入馬場飯聚兼發吓橫財夢。大夥兒各挑心水馬合注,諗住「刀仔鋸大樹」時,忽聽見Y太太就我選的一匹賽駒,頭頭是道分析說:「Serena,你揀呢匹馬之前『捨長取短』,強項唔報跑,反而跑啲唔啱嘅賽事⋯⋯但今晚跑返首本路程,有機會win呀,Good pick!」
其實我哪懂馬,只不過隨心亂選,然而Y太太的話,卻叫我心生疑竇,奇怪這匹馬為何之前會「捨長取短」,跑一些不適合的賽事?按理做事應該「捨短取長」,怎會有長處不用,反拿短處示人?
就如雕刻翡翠,玉匠必先了解原料的長短處所在,再藉雕工配合,將其長處盡展,把短處隱藏 。
舉個例子來說,一块色澤好而質地遜的翡翠原石,明擺着「顏色」是其長處;「質地」是其短處,雕刻時自然要以突出「顏色」為大前題。
若原石顏色是綠色的話,便可雕刻山景樹林這類作品。因為這些題材,既能充份運用綠色的部份,讓她的長處(顏色)得以彰顯;也把短處(質種不好)的影響降低。
相反,翡翠是質佳而色不好時,雕刻手法便要以「揚『質』抑『色』」為原則。
我有過一件翡翠原石,質地細滑剔透,只可惜滲帶點點礙眼的瘀綠色,所謂「質好色差」算這種了。
可玉匠瞭解到這翡翠的長短處,從唐代詩人張九齡的詩作《望月懷遠》中拈取靈感,雕作了一件名為「海生明月」的精緻作品。
在翡翠質地清滑的地方,玉匠巧細淺雕上一輸圓月和一片平澄靜海,玲瓏的玉質在兩物點綴下,更顯透麗清秀,可人討喜。
至於那有礙觀瞻的瘀綠色部位,則雕飾成一面背光海崖。在玉匠巧妙安排下,翡翠上的瘀綠之色,頓化成崖壁陰影,無着痕跡的融入畫面裏了。
領受到「捨短取長」之道,一件翡翠原石縱有缺點,仍然能成「器」,若反其道而行,再好的翡翠也成就不出佳品。
小妹自小跟翡翠為伴,這種思維已入晒血,所以聽到Y太太分析馬匹時,說了一句「捨長取短」,叫我怎不「搲爆頭」,百思不得其解?或許賽馬這個「異世界」應另有一套法則,唯有馬迷才懂吧!
賽馬既是這般高深,我的橫財夢⋯⋯當然給馬兒無情踏碎。眼見沒中彩的「馬飛」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自知賽馬活動絕非我的專長了。既然係咁,我決定捨短,取返長,乖乖哋坐埋一邊「食」!
「呢個甜品,麻煩要兩份吖!」下定決心一展所長的我,指着menu對waitress妹妹如是說。
懂得將一件翡翠的「長處」發揮,她的美才可以充份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