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點心」征服世界 │ 陳祖泳

你有沒有想過香港有甚麼文化已經衝出國際?我認為非「點心」莫屬!在巴黎有點心供應的餐廳需要排隊兩小時才能入座;在韓國,點心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你可以在大眾化的美食廣場,或到米芝蓮星級中餐廳都可以找到。我在法國留學時,認識從非洲來的非洲人,他們一見到我,就跟我說他們最喜歡在非洲吃中國點心!

點心源於中國南方,最早可追溯到唐朝。當時茶館為了吸引客人,開始供應小吃配茶。這種做法逐漸發展成為「飲茶」文化,點心也隨之興起。到了宋朝,點心種類更加豐富多樣,成為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隨着廣東移民的遷徙,點心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香港更成為點心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當然點心並非香港獨有,但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既然點心已成為香港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我們可以努力提升其地位和影響力。首先,我們可嘗試申請將點心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次,我們可以在香港舉辦點心比賽,為這種美食創造更多故事和話題。比賽可以分為傳統和創新兩個類別,獲獎的點心師傅可以在香港接待外國使節的宴會上亮相,這不僅是對廚師的肯定,也能向世界展示香港點心的超凡水準。另外可要求香港的飲食集團,出資派遣他們作為「點心大使」,獎勵和派遣他們到世界各地進行示範和教學。這不僅能傳播香港的飲食文化,還能培養更多熱愛點心的國際廚師。

香港學者和美食作家也可以作出貢獻,他們可以從歷史、文化、作研究和寫作來展現點心的魅力。例如,可以探討不同種類點心的起源和演變,分析點心在香港社會中的文化意義,或者研究點心製作技藝的傳承與創新。這些研究成果可以通過書籍、紀錄片、展覽等形式向公眾展示,提高人們對點心文化的認識和欣賞。

總的來說,點心作為香港的文化名片,有潛力成為征服世界的美食大使。如果飲食界和文化界,在特區政府的推動下通過系統性的推廣和創新,我們可以讓更多人愛上這種獨特的飲食文化,同時也為香港贏得更多國際讚譽!

Bleu Bao「藍包子」是巴黎非常時尚、知名且受歡迎的點心餐廳。用餐時間總是排着長長的隊伍。

Bleu Bao「藍包子」是巴黎非常時尚、知名且受歡迎的點心餐廳。用餐時間總是排着長長的隊伍。

筆者欣賞中環都爹利會館的點心和餐桌佈置。創新演繹的點心,別具一格!

首爾的嘗嘗餐廳是一處潮人聖地,打卡熱點,以香港為設計概念。

筆者是卡通點心擁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