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觀照 | 水 歌

香港電影《破•地獄》自上映以來,迅速引發了觀眾的熱潮,屢屢打破票房記錄。看似是較為小眾的殯儀業題材,實則是對於生命、死亡與往生的一次深刻反思。透過劇情的展開,更能感受到本地傳統中對於逝者的溫情與人文關懷,雜揉了佛教往生觀與道教科儀的過程中,構築成對當下眾生的情感紓解。

《破•地獄》,2024年。

佛教的往生觀念強調輪迴與因果,經典中也描述了地獄的可怖,許多的圖畫描繪出地獄的場景,成為東亞世界對於死後世界的重要想像,例如創作於日本平安時期的《地獄草紙》。通過畫作與題詞,表現了造業者落入地獄受苦的情景,充斥着惡鬼以及各式駭人聽聞的刑罰。但其目的並非恐嚇世人,而是警示人們要行善積德,避免造惡。即使有着令人為之卻步的地獄,但以佛教的思維來說,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一個新的開始。

正如在《破•地獄》中,角色們面對死亡的恐懼與迷茫,卻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我的可能性。 

《地獄草紙》(局部),日本平安時期,奈良國立博物館。

誠然,「破地獄」的意義不僅在於逃避痛苦,對於生者亦能尋找解脫和重生的解答。一系列繁瑣的科儀,帶領着親屬們暫時跳脫恆常的規律生活,游移於喃嘸師搭建的不同虛實場景中,在現實與想像中的情境下,將情緒投入其間,並找到宣泄的出口。如同一場多人參與的行動藝術,透過各種超現實的手法,導引眾人的集體意識,回歸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這波由《破•地獄》引發的電影熱潮,也絕非單純娛樂現象,更深層次地反映了現代社會對生死、苦樂的困惑,以及對精神慰藉的渴望。

在當前社會,面對快速變遷與無常的生活,我們如劇中人感到迷失和焦慮。他們的掙扎與轉變,以及在面對死亡的思考,仍然存在着多元的解答。也讓我們試圖在更加珍惜生命每一刻的同時,莫忘於日常生活中,不時檢視自我內在思維,「破除」內心的「地獄」,建立起觀照人生的幸福指引。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