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當代藝術大師草間彌生的作品,總是透過重複圓點或網點般的視覺效果,震撼人心。
近期位於英國利物浦街車站前的大型公共藝術《無限累積》(Infinite Accumulation)正式亮相,其迷幻且別具流動性的空間裝置,不僅映射出城市的多元樣貌,更以無限延伸的視覺效果,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理解世界,如同當代的因陀羅網,展現着多元探索的哲學意涵。
在《華嚴經》中,因陀羅網被描繪為帝釋天宮中懸掛的巨大寶網,每個網孔都裝飾着一顆晶瑩剔透的明珠,每一顆明珠也都映照着其他明珠,形成無盡的迴圈與反射。如此「重重映現」的視覺鏡像,以及背後所闡述「一即一切」的佛法寓意,都與《無限累積》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無限累積》,草間彌生,2024年,英國倫敦利物浦街車站。
草間彌生藉由其標誌性的波卡圓點風格,將這些元素轉化為一種更為立體且龐大的視覺語言,象徵着社會的基本結構和人與人之間的關聯。這座大型的藝術裝置由一系列閃亮的巨型銀球組成,精心拋光的球體彼此連結,形成了一個動態的結構。每個銀球就像是城市裏的獨立群體,通過曲線相連,無論是文化背景、經歷或身份的不同,最終都在這個藝術品中交匯,形成了一個生動的社群。
球體的鏡面反射,如同因陀羅網的明珠,彼此映照,無限延伸;而重複的圓球圖案,則如同無盡的珠網,在空間中不斷複製、擴散,形成一個整體的視覺網絡。 體現了城市中多元元素的交織與融合,也反映了世間萬物的相互聯繫與依存關係。城市如同一張巨大的實體網絡,人們也如同網中的明珠,彼此影響,彼此依存。
草間彌生《無限累積》呈現的藝術世界觀,將城市的多元樣貌與人類的連結關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這件作品除了構建全新感官的體驗,亦是對當代社會的深刻反思。它讓人們重新思考在這個快速變遷的世界中,如何找到彼此之間的連結共識,如何在看似孤立的個體中,發現那份共同積累的存在感與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