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療癒 | 水 歌

生命的迷人之處,在於每個人都會經歷出生與死亡,無論是否願意,都終將面對自我生命的離去。隨着年歲漸長,參與告別式的機會也漸增,總以為對於無常二字早已了然於胸,但真正降臨在身邊時,情緒仍舊會一時難以平復。在中國傳統中對於死亡常給人嚴肅沉重的感覺,其實一次次的生命的別離,都是讓我們重新思惟死亡的珍貴時刻。 

位於日本大分縣的風之丘葬齋場,是一處結合火葬場與葬儀空間的場所,普利茲克獎得主建築師槙文彥以其獨特的設計理念,創造出不僅是告別的場所,更是心靈療癒的空間。這座葬齋場自完工以來,便成為了人們面對生死、離別和悼念的聖所。

風之丘葬齋場,槙文彥,1997年,日本中津市大分縣。

其空間設計不單是為了功能上的需求,更是為了情感上的釋放。當人們走進風之丘,所見的並不是冰冷的建築,而是一種溫暖的懷抱。開放的庭院、充滿對話性的細緻景觀,都讓人在不知不覺中紓緩緊繃的神經。 

整體的設計還考慮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槙文彥巧妙地將周圍的自然景觀融入建築,讓人們在面對失去時,能夠在大自然的擁抱中找到慰藉。這種與自然的連結,不僅隱喻死亡終回歸自然,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重新思考生命的機會。

誠如佛教的生死觀,強調生命的輪迴和無常,生與死並非對立,而是自然的過程。生命的流轉無始無終,於因果中往復循環,大自然的一切都遵循着如此的法則,身為其中一分子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因而佛教說一切無常,因無常故,世界有成住壞空。生是死的延續,死又是生的轉換。 空間布局的流動性,亦如同生命旅程的流轉,讓人們在光線與環境的引導下,逐步放下心中的負擔。協助人們在面對生命終點時,以更平和的心態,實現對傷痛的撫慰與療癒。正如風之丘的名字所寄寓的,這裏是一座承載着思念與希望的微風山丘,冀望讓每一位短暫停留的訪客,都能在此找到心靈的安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