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8:03 2024-11-13

九巴及城巴已分別向政府提交調整票價的申請。其中,九巴申請加價6.5%,城巴的加幅則達約9.5%。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有關加幅遠超通脹,又指現時兩巴定期申請加價,且加幅一般「獅子開大口」,令市民觀感不佳,建議長遠效法港鐵設立可加可減機制,按通脹等數據調整票價。
九巴表示已向政府提交申請調整票價,並指申請的幅度非常審慎,已平衡財務上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和市民的接受程度,期望政府盡快處理,改善巴士公司的經營狀況。城巴則稱,為應對燃油及工資等多項成本上漲的壓力,已於今年1月申請調整,現仍待批准。城巴認為有必要每年調整票價,將期內的物價及營運成本變動納入考慮。
田北辰:幅度遠超通脹
但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批評,兩巴的申請幅度遠超通脹。其中九巴在去年4月起加價3.9%、城巴4.9%,同年通脹幅度為2.1%,今年通脹預計為1.3%,即累計大約3.4個百分點,他認為上述水平比較合理。田又指,現時每次兩巴定期申請加價,申請加幅一般「獅子開大口」,令市民觀感不佳,認為長遠也要設立類似港鐵的可加可減機制,按照通脹等數據調整票價。
據其了解,政府亦一般會「還價」,行會預計會在明年初處理申請,新價於4月或以後生效較理想。
另一方面,目前港鐵加價滯後1年,巴士公司加價滯後兩年,田北辰形容安排並「不公道」,建議巴士公司加價安排應與港鐵「看齊」,加價時間只滯後1年,同時公共交通工具應有一套價格調整機制,與通漲掛鈎並落實一年一次加價。如數年回報率均高於通漲則不應加價。他透露曾與兩巴商討有關安排,感覺對方期望每年可有一個確定的加幅。
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指,交通事務委員會下周五會討論加價事項,期望政府考慮巴士經營同時,亦要照顧市民的承擔能力,特別是近期市道不景,若將巴士公司所有開支加諸市民身上,將「令市民負擔百上加斤」。且巴士公司去年已申請加價,建議當局可參考通漲及巴士財務狀況,包括業務和非票務收益,以將加幅控制在可接受程度內。至於應否設加幅上限,他認為應交予行會考慮。
陳恒鑌亦指自已曾與巴士公司商討,其中包括考慮使用物業作充電設施、在巴士站售賣紀念品等,提議政府可考慮在未來隧道專營權收回後,容許巴士公司合組公司,在隧道附近興建集合商務設備等以增加收益,避免將所有經營成本集中在票價。
他指出,政府於2019年豁免專營巴士使用政府隧道及管制區收費,節省的隧道費儲存在「專營巴士豁免隧道費基金」,在申請加價時會先利用基金結餘,抵銷部分加幅。其中,九巴去年仍有約4.5億元在基金戶口中,認為應先善用這筆基金,尤其現時經濟環境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