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至少4參選人持外國護照 符合法例要求 分析﹕主動「放棄」屬政治姿態居多

立法會選舉|至少4參選人持外國護照 符合法例要求 分析﹕主動「放棄」屬政治姿態居多

更新時間:19:41 2025-11-05
發佈時間:19:41 2025-11-05

將出戰旅遊界的參選人「劍后」江旻憓近日宣布正申請放棄加拿大護照,引發政界外國居留權現象的關注。據了解,目前包括江旻憓在內,有至少4名參選人擁有外國護照。惟因現行法例容許部分功能界別可擁有外國居留權,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認為,主動「放棄」護照屬政治姿態居多,用以宣示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及香港特區,回應社會對「愛國者」的政治期望。

參選人李家聰、林家輝有英國居留權

現時4名聲明擁有外國居留權的參選人,其中,分別參選商界(第一)和建測規園界的李家聰及林家輝均有英國居留權;爭取連任的會計界黃俊碩申報有英國及加拿大居留權,而江旻憓則擁有加國護照。黃俊碩在本屆議會上任初期,便曾表明不會放棄外國居留權,自問「相當愛國」,而愛國與否也不是取決於國籍。林家輝日前稱來不及放棄居英權,當選後若有需要可申請放棄。

不過,現行《立法會條例》訂明12個功能界別容許持有外國居留權,包括法律界、會計界、建測規園界、地產及建造界、旅遊界、商界(第一)等,以更有效吸納各行各業精英加入立法會。因此,上述4人即使擁有外國居留權,亦都符合法例要求,放棄與否屬政治觀感問題。

劉兆佳:自行放棄宣示效忠態度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指,《基本法》對容許擁有外國居留權的議員比例有明確限制,參選人自行宣布放棄,主要作用是宣示對於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及香港特區態度明確,回應社會對「愛國者」的政治期望。他又認為,隨着政制發展、議席數目增加及政治環境變化,持外國居留權的議員比例只會越來越低,暫無需要修改本地法例甚至《基本法》,保留此一安排,反可彰顯本港政治制度多元性。

外國居留權現象在本港政界討論已久,基於歷史原因,本港回歸前人心不穩,部分商人及中產移居海外,與其子女獲得外國居留權。但部分人回流後仍是社會中堅力量,若一刀切禁止外國居留權,不利平穩過渡。1996年人大頒令,外國護照回歸後可視為旅遊證件繼續使用;《基本法》亦列明立法會中,可擁有外國國籍或居留權的議員比例上限為百分之二十,安排沿用至今。

謝偉銓曾持英籍:社會價值觀已不同

建測規園界議員謝偉銓回歸前曾在英國生活,但在上屆競選連任前放棄英國護照。他又指,英方在回歸前向大批香港專業人士提供居英權以吸納人才,對在歐洲工作或旅遊都很便利,而香港向來是自由城市,不介意部分界別議員有外國居留權。惟地緣政治變化下,社會價值觀已不同,他當時已決定一心服務香港,沒打算再到英國長住,因此決定放棄英國護照。他強調這是個人選擇,既然符合法規,毋須強求他人放棄。